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脚部如果有这3种变化,提醒你该降糖了

发布时间:2024-10-28 10:11  浏览量:2

王阿姨近一个月来总觉得腿脚冰凉,她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再加上天寒降温导致的,所以她平时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可依然不起效,甚至有时候两只脚出现麻木、刺痛感,哪怕是睡前泡脚效果也不好。

王阿姨本来没当回事,可能等供暖后就好了,可前几天泡脚时,她发现脚趾头的皮肤发黑,怎么搓也搓不掉,像是瘀血所致。

回忆起最近自己没有受伤,这块发黑的部位也不疼,王阿姨本想忽略,可老伴非要拉着她到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过王阿姨的皮肤,没发现伤口,又叮嘱她去检测血糖,王阿姨一头雾水,脚上皮肤变化和血糖有啥关系呢?

虽然心存疑虑,但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王阿姨还是去做了相关检查,不久抽血化验结果出来,王阿姨目瞪口呆,还真让医生猜对了,她的空腹血糖值为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为7.2%,都超过正常范围。

医生告诉王阿姨,从检查结果看,王阿姨的血糖偏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能因为没有当回事,未采取相应的降糖措施,而导致脚部皮肤出现了病变。现在最重要的是将血糖降下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双脚的病变就会有所改善,更不会恶化。

医生为王阿姨开具了药物,并叮嘱她,要做好血糖的监测以及脚部皮肤的观察,因为脚部的一些病变可能是身体在预警,血糖已经超标,别不当回事。

糖尿病是人体血糖水平超标,为何会与脚部皮肤病变扯上关系呢,我们一次来讲清楚。

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过高的葡萄糖,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变慢,血管壁弹性变差,血管内壁增生,血管变得狭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增加,导致下肢以及足部供血不足。

特别是下肢末端的小血管,可能会引起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部分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出现功能的异常,这种状态持续发展,就会引起局部皮肤坏死。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也会发生变化,异于常人,因葡萄糖浓度过高,患者的皮肤组织更容易出现胶原纤维的糖基化,导致胶原纤维的异常增生,局部皮肤增厚、角质化,皮肤更加干燥。这些角质层过厚的皮肤,会使足部压力增大,长期不处理,不断摩擦,还会诱发脚部溃疡的发生。

高血糖还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内皮功能出现障碍,髓鞘合成受阻,相关的神经出现病变,这使糖尿病人对身体的感知出现下降,四肢麻木,足部出现细小伤口也不易察觉。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这种伤口可能不算什么,可糖尿病人免疫力降低,足部又有可能缺乏营养物质荣阳,如果不加以治疗,伤口会扩大恶化,引发感染

愈合速度下降,会增加患者脚部感染的频率,同时血糖偏高又给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长此以往,发展为糖尿病足,甚至是坏疽。

因此血糖偏高引起的足部问题,并非小事,最好从根源上就进行控制。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肢人群最常见的原因不是意外,70%以上的截肢手术的罪魁祸首是,糖尿病控制失常,最终导致四肢感染无法控制。

由此可见,糖尿病足可不仅仅是局部组织难以控制,影响患者行走那么简单,最后可能落下残疾,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察觉自身足部出现以下几种变化时,要及时就医,控制血糖超标,防止病情恶化。

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自己的足部出现以下情况,很有可能是血糖出现异常,必须要尽快采取措施控制血糖,以免酿成悲剧。

1.脚部麻木、刺痛

当血糖超过正常范围,流动速度会变慢,血管的粘稠度也会增加,脚部末梢血液循环变差,脚部就会出现明显异样脚部脚趾变凉;当血糖进一步影响周围神经,使末梢神经出现病变,机体对足部感觉麻木,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感觉迟钝,产生灼烧、刺痛感。

这种麻木、刺痛感,患者在入睡后更加明显,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会疼醒,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不过一定要将这种疼痛,与其他疾病导致的下肢、脚部疼痛分开,不然治疗毫无效果。

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在行走时也会察觉足部,特别是与地面接触或与鞋子摩擦部位疼痛,休息后能缓解,可能此时足部血管已经出现阻塞。

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忽略,不会考虑是血糖偏高引起的,可如果继续加重,患者不走路,也会出现脚部疼痛,特别是脚趾部位。这些都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引起的问题,所以,出现不明原因的脚部疼痛,要足够重视查明病因。

当然,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麻木疼痛等感觉也并非全部由血糖过高导致,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造成脑部或其他部位血管堵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也会出现麻木、刺痛感;颈椎狭窄、颈椎间盘退变等引起的颈椎病,也会压迫神经和血管,出现一系列类似糖尿病导致的四肢麻木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麻木问题,要查明病因,不能只单纯降糖,可能还要配合其他症状的治疗,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2.足部皮肤病变、脚趾变形

如果糖尿病的血糖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脚部部分组织的血液和神经出现坏死,部分皮肤干枯,角质增厚、干燥,色素沉着变黑;情况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影响到关节变形,脚趾跖骨下陷、弯曲变形等严重情况。

特别是当脚部部分皮肤完全变黑,与周围皮肤界限分明时,很可能血液和神经已经完全坏死,这是糖尿病足典型的干性坏疽症状,代表病情已经恶化到非常严重的阶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下肢的影像学检查,查看下肢血管的堵塞情况,并进行及时介入手术,必要时还要手术切除病患部位,防止感染进一步扩大。

3.脚部伤口糜烂、溃败,难以愈合

当高血糖不仅影响血流变化,还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血管内壁增厚,就容易出现血管的堵塞,再加上神经对足部的感知力下降,溃破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患者血糖正常,可能就是小的伤口根本不足为惧,在免疫系统的帮助下,不过几天就能治愈,但这些小伤口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可能就是致命的,高血糖会吸引细菌繁殖,导致伤口感染容易败,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反复难以治愈,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肌腱断裂,这就是湿性坏疽。

此时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清除坏死组织,如果存在脓液感染,要及时切开伤口进行引流,保持患处皮肤的干燥洁净,定期对伤口皮肤进行消毒、换药,同时服用抗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当然这些治疗治标不治本,关键还要从源头解决,控制血糖稳定,否则血糖偏高,引起的这一系列问题会反复出现。

以上三种脚部的异常状况,都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好身体对外的预警信号,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要做好日常足部的护理和观察工作,防止其出现严重病变。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想要预防足部出现病变,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更规范的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以下这几方面都是糖尿病人日常严格执行的: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为后续饮食控制和医生复诊做准备;遵医嘱按时服药,养成定期复诊的习惯。

饮食低糖低油脂,以清淡健康为主,同时要保证每日获取足够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积极锻炼身体,一方面能控制体重,加快糖的代谢,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抵抗力,降低足部感染的几率。

除了维持血糖稳定的基本措施外,糖尿病患者要格外重视足部的保暖和护理:鞋袜以宽松舒适为主,不要过于拘谨,使血液保持流畅,每次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防止脚底异物与脚部摩擦造成伤口,而难以愈合。

糖尿病人日常可以通过泡脚来保暖,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在10分钟左右,温度不宜过高。洗完脚后及时擦干足部皮肤,包括脚趾间的缝隙,并涂抹按摩均匀含有甘油等保湿的身体乳,保持皮肤表面的滋润,使血液循环保持通畅。

秋冬季节在保暖的同时也要防止烫伤,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知迟钝,所以不宜选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贴身保暖措施,防止造成对脚部皮肤的烫伤。

室内居住环境洁净且不能过于潮湿,过于潮湿的环境会容易造成部分细菌的滋生,从而引起手足癣,增加足部皮肤溃疡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定期足部检查的习惯,查看血液循环以及神经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这种定期检查,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足部的可能,有效预防足部病变恶化。

糖尿病患者当察觉自身足部皮肤出现异常,感觉刺痛、麻木、变黑,脚趾变形,或伤口溃烂难以治愈等情况时,要警惕是糖尿病足的发生,这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引起的。

1.《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足部出现这 5 种变化,提示需要降糖》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2023.1.18

2.《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3.11.19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