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也怕冷!医生教您冬天正确“养骨”

发布时间:2025-01-08 16:58  浏览量:3

随着近日寒潮来袭,入冬以来的温度也将再创新低。寒冷的天气是护骨养骨的关键期,默默支撑身体的骨骼,其实是个怕冷的器官。冬季养骨重在防寒保暖,同时应合理规避冬季运动不当带来的骨损伤。对于冬季如何有效“养骨”,骨科专家给出了一些专业的建议。

冬季为何是养骨关键期?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骨骼出现酸痛、麻木的患者也逐渐增多。1月8日,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门诊记者看到,一些骨骼疼痛和受损的患者在接受医生的检查。

骨科主任朱刚向记者介绍,入冬后骨科就诊的患者也有所增加,冬季是人体骨骼需要注意养护的季节。“骨头其实最怕冷,筋骨遇风寒会出现酸痛、麻木、水肿等症状,骨折的风险也会增加。”朱刚介绍说。

朱刚表示,人体腿部的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也是最怕冷的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中老年人软骨中的营养不断流失,寒冷天气会使骨骼和关节周围的肌肉弹性变差、收缩痉挛,使其对骨骼和关节的保护变弱,导致骨骼易出现松动。若骨关节长时间受寒冷的刺激,可能会因局部血管的痉挛收缩,使关节软骨面发生缺血,引起关节炎症或关节滑膜炎等。因此,寒冷天气更应当注意关节的保暖和对骨骼的养护。

冬季应缓慢运动 避免骨损伤

一直以来,运动与骨骼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下许多人伏案工作时间长,久坐不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颈椎、腰椎等一些疾病的出现,但运动过量和运动不当对骨骼、肌肉造成损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包括运动量过大、运动时间过长、动作幅度过大、运动前热身不足等。

朱刚主任表示,从临床诊疗经验来看,骨类疾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与当下的“运动风潮”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年轻患者喜欢跑马拉松,使关节长时间负重,从而引发骨髓水肿;还有患者在健身时肌肉拉伸过度、用力过猛导致胸大肌撕裂。骨科专家提醒,冬季人体关节灵活性相对较差,因此在进行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时应放慢脚步、避免长时间蹲坐等动作,能有效减少骨骼和关节的损伤风险。

冬季养骨,应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骨科专家建议,冬季养骨应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以及做好保暖防寒等细节工作。冬季里适量的运动包括借助室内设备进行的一些简单的腿部运动,以及骑自行车、慢走等有氧运动都能有效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身体吸收和利用钙质。

同时,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养骨的重要保障之一。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骨骼的再生和修复。均衡的饮食也是养骨的重要条件,充足的钙、磷、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都有助于骨骼的健康,包括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同时还应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火锅和高浓度酒精,以免对骨骼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骨科专家同时提醒,心肺功能较弱的人应该去温暖、通风、有急救设备的专业运动场所,并随身携带药品。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也是冬季合理运动的关键,八段锦有助稳定关节,适合颈椎、腰椎和关节炎患者;太极拳对膝关节压力较大,不建议膝骨关节炎患者尝试;羽毛球适合颈椎病患者尝试,但要注意运动力度、幅度;游泳可减轻腰背痛,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冬季应减少游泳次数,避免湿寒进入体内。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韩爽

标签: 医生 骨头 朱刚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