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病九寒!医生提醒:身体这3个部位最易受寒,要做好保暖

发布时间:2025-01-13 15:10  浏览量:2

在这寒风凛冽的季节里,大家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走在外面,冷风像无数把小刀子,拼命往衣服里钻,冻得人直哆嗦;回到家,本以为能暖和过来,可手脚却像被施了 “冰冻咒”,怎么都热乎不起来。特别是晚上,刚钻进被窝,那双脚就像两块冰疙瘩,凉得刺骨,非得捂上好一会儿才能缓过劲儿。当你美滋滋地享受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大快朵颐之时,胃部却隐隐传来一阵不适感,仿佛在轻声抗议。久坐之后,腰部也常常冷飕飕的,酸乏僵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这一切的 “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寒邪入侵,这个在冬日里愈发猖獗的 “健康杀手”。

千万别小瞧了寒气,它可不是简单的低温带来的凉意,而是如同一个隐匿在暗处、极具渗透力的 “超级间谍”,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身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搞着 “破坏活动”。中医里那句广为流传的 “十病九寒”,绝非危言耸听,它直白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十个人当中,大概有九个人的健康问题,都与这寒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接下来,咱们就深入探究一下身体最容易遭受寒气侵袭的三个关键部位,看看你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 “中了招”。

1. “寒从脚下生”:守护双脚,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

生活场景: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忙碌了一天,终于回到温馨的家中,你疲惫地瘫倒在沙发上,迫不及待地想要放松一下。于是,你顺手把鞋子一甩,脚丫子惬意地搭在冰凉的瓷砖地板上,顺手拿起茶几上的冰可乐,“咕咚咕咚” 灌下几大口,那股透心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别提多舒爽了。然而,到了晚上准备睡觉时,你才惊觉大事不妙 —— 双脚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寒冰包裹,冷得麻木,任你怎么用力揉搓,怎么用被子紧紧捂住,那股寒意就像在脚底生了根,怎么都驱赶不走。

真相揭秘:

脚,作为我们身体的 “末梢阵地”,是神经末梢和血管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距离心脏最远的 “偏远地带”。这就好比是一座城市的偏远郊区,供血和保暖相对薄弱。一旦寒气来袭,脚部的血管会迅速收缩,血液循环就像被堵塞的河道,流速瞬间减缓,而寒气则趁机顺着血管和经络,如入无人之境般向全身蔓延。别以为脚冷只是一时的难受,它就像一颗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一系列健康问题,从频繁来袭的感冒,到让女性苦不堪言的痛经,再到折磨人的关节炎,都可能是脚寒埋下的隐患。

医生的小科普:

从中医的传统理论来讲,“寒从足生” 早已是深入人心的理念;而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脚部受寒后,血管急剧收缩,身体的免疫力就像被撤掉了 “防护盾”,直线下降。有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脚冷的人,在寒冷季节里感染感冒病毒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寒冷刺激鼻腔内的血管收缩,使得鼻腔的防御屏障变得脆弱不堪,为病毒的入侵大开方便之门。

保暖建议:

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为双脚穿上厚厚的 “铠甲”—— 厚袜子,尤其是羊毛材质的袜子,那细密的羊毛纤维就像一个个温暖的小卫士,能有效地阻挡寒气的侵入,保暖效果堪称一流。

千万要改掉光脚踩地板的坏习惯,要知道,那冰冷的地板在寒气肆虐的季节里,简直就是一台威力巨大的 “寒气发射器”,会源源不断地将冷气输送到你的身体里,让寒邪轻而易举地突破你的身体防线。

睡前泡个脚,这可是让双脚回暖、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 “妙招”。准备一盆温热的水,水温控制在 40℃左右,千万别贪图高温,把脚烫得通红,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将双脚轻轻放入水中,浸泡 10 - 15 分钟,感受着温暖从脚底慢慢蔓延至全身,不仅能让你一夜好眠,还能为身体积蓄抵御寒邪的能量。

2. “寒伤脾胃”:呵护胃部,温暖从内而外

生活场景:

回忆一下那些放纵口腹之欲的时刻:夏日的街头,骄阳似火,你被路边小店那诱人的冰可乐配炸鸡组合吸引住了目光。炸鸡外酥里嫩,咬上一口,鲜嫩多汁;冰可乐 “嘶嘶” 冒着冷气,一口下去,冰爽畅快,那种冰火两重天的刺激让你大呼过瘾。然而,没过多久,胃部就开始 “闹情绪” 了 —— 先是隐隐作痛,接着像有个气球在里面膨胀,胀得难受,还时不时发出 “咕噜咕噜” 的抗议声。特别是到了冬天,本就寒冷的天气更是让胃部的不适感雪上加霜,吃什么都不香,消化也变得异常缓慢。

真相揭秘:

胃,其实是个特别 “娇弱” 且偏爱温暖环境的器官,就像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 “温室花朵”。寒冷一旦来袭,胃部的血管就会像受惊的小动物一样迅速收缩,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也会随之大打折扣,原本能够有效抵御外界刺激的 “保护膜” 变得千疮百孔。在这样的情况下,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要是长期忽视,慢性胃炎等更为棘手的病症也可能悄然降临。你以为吃冰的、喝冰的只是图一时之快,殊不知,每一口冰寒之物,都像是在给胃部的健康 “做减法”,一点点侵蚀着它的活力。

医生的小科普:

我们的胃要想高效地分解食物,离不开各种消化酶的辛勤工作,而这些消化酶就像是一群在特定温度下才能尽情施展才华的 “工匠”,最适宜的工作温度在 37℃左右。一旦胃部受寒,温度降低,酶的活性就会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萎靡不振,胃的 “工作效率” 自然也会一落千丈。食物在胃里就像陷入了泥沼,迟迟得不到有效消化,时间久了,各种胃病也就滋生了。

保暖建议:

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尽量少吃那些凉飕飕、冷冰冰的食物,尤其是雪糕、冰饮这类纯粹的 “寒邪载体”。你以为它们能在炎炎夏日为你带来清凉慰藉,却不知在寒冷季节,它们就是胃部的 “噩梦”,每一口都可能让胃部遭受重创。

多喝一些热气腾腾的热汤,比如生姜红枣茶,就是绝佳的暖胃驱寒 “神器”。生姜那辛辣的味道,就像一把把小火苗,能迅速点燃胃部的温暖之火;红枣则像一颗颗甜蜜的能量球,为身体补充气血,两者搭配,既能驱散胃部的寒气,又能滋养身体,让你从内而外都暖烘烘的。

如果你的胃已经比较 “脆弱”,容易出现不适,那么在外出时,不妨贴上一个护胃贴。它就像一个贴心的 “小暖炉”,紧紧贴在胃部,为其提供持续的温暖保护,让你在寒冷的户外也能安心出行。

3. “寒气扎根腰”:筑牢腰部防线,守护身体 “阳气之门”

生活场景:

冬日的办公室里,你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全神贯注地对着电脑忙碌着。然而,你却没注意到,身后的窗户缝隙里,冷风正悄悄地钻进来,如同一条冰冷的小蛇,蜿蜒着直达你的腰部。起初,你可能只是感觉腰部微微发凉,稍微活动一下就能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腰部的不适感逐渐加剧,先是酸痛感像潮水一般一波波袭来,让你坐立不安;接着,腰部变得僵硬无比,仿佛被上了一道枷锁,连弯腰、转身都变得异常困难。更严重的是,长期的腰部受寒,还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让你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真相揭秘:

腰,在中医理论里,可是肾的 “门户”,而肾又掌管着身体里至关重要的 “阳气”。腰部一旦受寒,就好比给肾上了一把冰冷的 “大锁”,直接阻断了阳气的流通,进而影响到全身的能量循环和代谢。许多人常常误以为腰痛只是久坐不动惹的祸,殊不知,冷风吹袭腰部才是隐藏在背后的 “大黑手” 之一。

医生的小科普:

腰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在寒冷的刺激下,会像受惊的橡皮筋一样迅速收缩,原本顺畅的血液循环瞬间受阻,变得缓慢而不畅。长此以往,慢性腰肌劳损、关节炎等问题就会逐渐找上门来,如同潜伏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腰部受寒还可能波及子宫,引发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困扰,让每个月的那几天变得格外难熬。

保暖建议:

冬天出门,一定要穿上长款的羽绒服,确保后腰部位也能被温暖包裹,千万别给冷风留下可乘之机,让它有机会 “偷袭” 你的腰部。

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时,记得给自己准备一个柔软舒适的腰靠,或者在腿上搭一条温暖的毛毯,避免空调的冷风直吹腰部。这小小的举动,就能为腰部构筑一道坚实的 “防风墙”,有效抵御寒邪的侵袭。

平日里,多做一些简单有效的腰部拉伸运动,比如扭扭腰、转转胯,让腰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和锻炼。晚上睡觉前,用热水袋敷一敷腰部,温热的感觉能迅速渗透到肌肉深处,有效缓解腰部的疲劳和寒气,让你第二天醒来神清气爽。

医生的碎碎念:寒气到底有多 “毒”?

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对寒气总是满不在乎,觉得挨点冻没什么大不了的,根本无需大惊小怪。然而,我在这里必须要郑重地提醒大家:寒气绝非善类,短期内它或许只是让你偶尔打几个喷嚏、手脚冰凉,但如果长期放任不管,它就会像一个顽固的 “病根”,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身体里。中医所讲的 “寒主收引”,可不是一句空洞的理论,它意味着寒气会导致血管收缩、经络不通、气血不畅,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慢性病。

你看,寒气若 “定居” 在关节处,那恼人的关节炎就会随之而来,关节疼痛、僵硬,让你的行动变得迟缓而艰难;要是寒气 “潜伏” 在胃部,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问题就会像噩梦一样纠缠不休,吃什么都不香,身体也日渐消瘦;倘若寒气让免疫系统 “罢工”,那感冒、咳嗽就会成为你的常客,三天两头就得往医院跑。

所以,朋友们,千万别再轻视寒气了!做好保暖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当下过得舒服,更是为了守护一生的健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