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脖——寒冷季节的温暖回忆

发布时间:2025-01-14 19:52  浏览量:5

围脖,是北方冬天重要的保暖用品。

围脖是北方习惯性叫法,按百度上讲,围脖的定义和脖套相似,高度略超脖颈,从头往下套进脖颈,为封闭套筒形护脖保暖物品。而围巾,是能在脖子上围上几圈的,或前面搭在胸前,后面围脖子一圈后甩在身后。

按这种正规说法,我们习惯叫的围脖,实际上应叫围巾。但这么多年都这样叫了,还是按习惯叫法叫吧。

同学亢爱春(左)和徐晓惠(右),1981年在虎林县某地(约为老广场,现在的文化馆西侧),戴着围巾在雪地中留影。

样板戏《红灯记》里,李玉和脖颈上经常是搭着这样一条围巾,虽然有些破旧,也补了补丁,但总体看来还很厚实。几次出场都是手持围巾的一端,用一个潇洒的后抛动作,甩出一个优美的弧线,把围巾围在了脖子上,给了观众一个漂亮的亮相。可以豪不夸张的说,这条围巾道具,和那盏红灯一样,是《红灯记》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有着化龙点晴的作用,更是为整个剧增色不少。

我们小时候,围脖和脖套是分开叫的。脖套就是脖子上的一个短套,围脖就是能围住脖子的围巾。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是不同的两种保暖物品。脖套是套筒形的化纤织物,在脖子上形成一个漂亮的高领子一样的东西,既温暖又时尚。脖套柔软又有弹性,上下伸缩性很大,不很冷的时候,就把脖套缩在脖颈子处,保护脖子不进冷风。要是太冷了,就往上拽拽盖住嘴巴和鼻子,又有一种防寒口罩的功能。外部冷而嘴中呼吸产生的热气,在脖套嘴鼻处形成霜冻,搞得嘴巴处总是湿漉漉的,实在受不了,就转转脖套,把湿的地方转到嘴巴一边,嘴鼻转到干爽处。

当时女同志还有一种戴法,就是把一种较短些的围脖戴在棉衣领子里面,然后再把围脖翻转过来盖住袄领子,使之形成环形一体。这种戴法,有点象过去的假领子的味道,只不过是将领子全面围上了,在衣服领口处形成一圆领的样式。这种载法,既保暖防寒,又有种时尚感,很是流行了一阵。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6团6连科研站哈尔滨知青合影。可以看出,前左黄桂萍、前右王秀英,后左郭凤英,都是毛线勾的小翻领,后右郝挂云,就是带的脖套。

在我的印象当中,七十年代戴脖套的人并不多。好像最早带的人还是城市的知识青年。在当地,偶尔见谁带一个,还感觉很时髦稀奇。当然,脖套御寒面积有限,是没有围脖保暖的。带脖套的人,有时被寒风吹的直缩脖子,恨不能把脑袋缩进脖套中去。

围脖,也就是所谓的围巾,宽约四十公分,长约两米多。搭在脖子上,垂下来过腰。女人的棉围巾,可能要更长一些。男人冬天戴棉帽子,围脖是一种保暖的补充。

而女同志,冬天不戴帽子,围脖既是帽子,又是保护脖子、脸、耳朵、头的保暖用品。她们不是和男人这样只围着脖子转两圈,而是先包上头,再围脖子绕一圈,系个结,再垂下一截。对于女人而言,围脖是冬天必备的防寒用品,也是衬托美的重要饰品,一条漂亮的长围脖,对当时每个女孩子来说,吸引力是十分巨大的。长围脖两端带穗,穗须有织穗、装穗和拈穗几种。七十年代之前,长围脖一般都是手工用毛线织成的。八十年代中期,有了一种时尚的拉毛围脖。这种围脖,表面绒毛短密,手感柔软厚实,提高了织物的保暖性能。

围巾对于那个时代的女人而言,不但是一种保暖用品,其装饰性更强一些。很多女人会到照相馆里,拍一张用围巾把头包裹起来的照片,或将围巾围在脖子上拍张照片,围巾在此时成为了一种美的点缀。

围巾在北方,主要功能就是防寒。在南方,也是以保暖为主,但兼顾有种装饰作用。

三四十年代,在校学生一般会戴上白色的围巾。但这种围巾,完全是一种装饰品。淡兰色的女装,配上一条白色的学生服围巾。黑色的男装,配上一条洁白的中山装围巾,淡雅中透出一丝知性的美。

五六十年代的围巾,还属奢侈品范畴,并不是过于昂贵,普通人家买不起。而是它属小众范围,所适用人群主要是城镇知识分子,还有一些家境良好的青年学生。当时的围巾样式多样,有条的,有格的,有纯色的,在一片灰蓝黑的色调中,围巾的点缀,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而且显现出了青年人的浪漫气质。

南方的姑娘,在七八十年代,也喜欢秋冬季戴围巾。但她们戴的围巾,从功能和样式上看,都和北方女孩戴的围巾不一样。北方的围巾功能是保暖,偏厚一些,也更长一些。南方姑娘佩戴的围巾,装饰功能大于实用功能,小巧一些,也略薄一些。一如南方的女子,清丽婉约,精巧淡雅。

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北方冬天特别冷,有种透骨奇寒的味道。手和脚经常冻的发麻,有种透心的凉让人直打哆嗦。人们戴着厚厚的棉帽子,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脚上是带毛的大头鞋,手上是带羊毛的厚手套,还要围上一条毛线织成的围脖。特别是骑自行车的,不带围脖,脸冻的发青,鼻涕能冻成冰柱挂在鼻子上。为了防寒,有时就把整个脸都用围巾围遮上,只留一双眼睛在外面。但因为呼吸,一会儿的功夫,围巾上沿和眼睫毛,都挂上了一层冰霜。

七十年代中晚期,流行一种黄绿色呢子的围巾。这种围巾,宽约四十公分左右,长约一米多,两端平平不带穗,四边用锁边机锁的边。展开看,好似一块长方形的黄呢子布。我不是很清楚,这种围巾是不是军用围巾。但从颜色和质地看,感觉有点像军用围巾。

这种围巾,在那个年代非常流行。当时人们的戴法主要有几种,一是将围巾对折后,围在脖子上,再把围巾的头从对折形成的空间穿过去,拉紧后围在脖子上。二是将围巾竖折后搭在脖子上,将左面的围巾覆盖在右面围巾上,并在右面围巾下插进棉衣里,在胸前形成一个倒三角形。

1979年或1980年,我(前排中式戴着绿黄色围巾,和同学赵凤海(左),郑玉军(右),张达(后左),曲道江(后右)在虎林照相馆合影。岁月如梭, 光阴似箭,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当年二十岁不到的青年人, 回眸已是经年45年的前的往事。张达因病已于2020年去世,曲道江到海南定居,郑玉军到大连定居,同学天各一方,已是少有相见。

上中学时,我特别羡慕有这种围巾的人。1978年底,参加工作后不久,我立即就买了一条这种围巾。当时我的标配是黄军帽,兰中山装,黄底确凉裤子,黑皮鞋。冬天再围上这条黄绿色围巾,也算是挺潇洒的。如果穿黑呢子大衣,黄绿围巾只能折叠平铺在胸前,在大衣敞开的翻领中露出两块黄绿色。这种围巾,大约流行到八十年代初,随后就是长长的拉毛围巾时代。

1982年,我也随大流购买了一条拉毛围巾。但这条围巾带的时间不长,虽然毛质柔软细腻,但时间一长就有掉毛和结疙瘩的现象。估计当时的工艺质量有问题,羊毛也粗糙尖硬。所以这条拉毛围巾,带了一年多就不带了。

1982年冬天,本人在现在的五虎山北坡,带着拉毛围巾留影

1983年冬.当时正和我爱人谈恋爱,她给我织了条紫红色的毛线围脖。这个围脖很长,我可以将它围在棉帽子外边一圈,再围绕脖子一圈系上。这个冬天非常寒冷,我系着这么厚的围脖,穿着厚底棉鞋,但骑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就得下来推着自行车跑一段。等把脚跑热乎点,再骑上自行车骑行。当时从四师批发站骑到西岗,一天骑两到四个来回,每次都遭不少罪。也真奇怪,当时我是有宿舍的,大冬天在宿舍住,吃饭有食堂,何必要天天回家遭这个罪呢?但当时,不知为什么下班就想回家。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因为家是人心灵永远的归宿,那里有自己最亲的亲人。即使没有太多的话语,也少有关爱的呵护,但只要回到了家,无论你白天如何疲惫,感受到家人无言关爱的目光抚慰,心里总有一片温情和安宁萦绕,任何烦恼和疲倦,都烟消云散了……

这条围脖伴随了我很多年,这即有爱人的深情在里面,也有它特别实用的原因。从1992年我上机关后,就很少带这个围脖了。后来外甥开三轮摩的,冬天终日面对寒风,我就把这个保暖性很好的围脖送给了他。

九十年代之后,人们就很少戴围脖了。它虽在御寒上作用很大,但携带也真的十分不方便。再加上此时人们的冬衣,要么是羽绒服,皮夹克,要么是尼克服,或皮毛一体,貂皮大衣,高档衣服配个又长又厚的围脖,确实不协调。为了御寒,人们最多在衬衣或羊绒衫里,系上一条薄薄精致的羊绒围巾或真丝围巾。说是御寒,有点免强,可能装饰功能大于实用功能。

围巾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但现在年轻人仍青睐与它。特别是一些明星,围巾的经典造型搭配,即时尚又新潮新颖,吸引不少年轻人追风,造就了无数的时尚搭配达人。

标签: 围巾 拉毛 郑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