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高峰叠加冬季流感 这份中医流感防治方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01-24 16:02  浏览量:4

新快报讯 小年过,春节近,也迎来了春运高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院”)呼吸科副主任詹少锋提醒广大即将踏上回家旅途的市民们,寒冬季节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根据空调和室外环境及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防寒工作。要提前规划好行程时间,避免在公共区域长时间停留,尽量减少在候车室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长时间停留。

他建议旅客出行前准备口罩、手消防护用品及干湿消毒纸巾,及时更换和保持卫生,还可以备一些常用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一些中成药和抗病毒药物。

特别提醒流感患者,对于出现咳嗽,气急,咯痰黄痰、腥臭,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高热持续不退;呕吐、腹泻严重;高龄老人(出现倦怠、神志淡漠等),心脑血管病、慢阻肺、肺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衰竭、肿瘤,婴幼儿等,必须及时上医院或者必要时呼叫120,不可耽误病情。

詹少锋指出,在中医理论里,流感归属于“外感热病”“感冒病”等范畴。在治疗时,应当着重于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对于身体虚弱的人群,还需要兼顾扶正的治疗原则。从预防角度来讲,针对此次流感的证候特点,再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状况以及当地人群多脾虚夹湿的体质特征,应当重点关注益气固表、清热化湿的防治方法。那么,中医有什么辨证良方可以应对?对此,广中医一院推出七款防治方剂,助力广大市民有力抗击流感。

流感治疗方: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1、发热咽痛方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桔梗10g、岗梅根30g、芦根15g、板蓝根15g、贯众10g、玄参10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加水淹过药面少许,煎至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连服3天。

2、发热咳嗽方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处方:黄芩15g、连翘15g、前胡10g、桔梗10g、苇茎30g、浙贝15g、北杏仁10g、鱼腥草30g(后下)、龙脷叶10g、甘草6g。

3、民间验方(适用于基层农村地区)

功效:祛风解表、清热解毒、抗病毒。

处方:鲜鱼腥草50-100g、鲜薄荷叶50g、鲜紫苏叶30g、鲜痰火草50-100g、鲜白茅根50-100g。

用法:每日1剂,加适量的水,煎至500ml,代茶饮。分2-3次饮用。可以适当加大剂量,煎煮供给家庭成员服用,也可以预防流感饮用。

流感预防方:益气固表、清热化湿

【成人预防方】

1、预防1号方:适用于体质壮实者。

功效:清热解毒,和中化湿。

处方:金银花15g、桑叶10g、菊花10g、紫苏叶10g、防风10g、陈皮6g、贯众10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加水淹过药面少许,煎至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连服5-7天。

2、预防2号方:适用于体质偏虚、老人、慢病患者。

功效:益气固表、清热化湿。

处方:五指毛桃30g、黄芪15g、白术10g、防风10g、金银花10g、紫苏叶10g、陈皮6g、贯众10g、甘草6g。

【儿童预防方】

功效:健脾益气固表,少佐清热祛湿。

处方:五指毛桃10g、炒白术5g、防风3g、淡竹叶5g、佩兰5g、稻芽5g、麦芽5g。

用法: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至1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连服3-5天。(服用时,可加入少许白砂糖改善口感)

【药膳预防方】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祛湿。

处方:五指毛桃30g、黄芪20g、芡实30g、石斛10g、白茅根30g、大枣15g。

用法:加入适量清水及瘦肉,煲汤,大火煮开转小火煲40-50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饮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刘庆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