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年前,一场持续了3亿年的严寒,把地球冻成了一颗大雪球
发布时间:2025-02-04 18:07 浏览量:8
如今,人类的最冷的冬天最多不过零下几十度,可以通过现代的保暖手段来让自己活下来,但你能想象吗?24亿年前,一场3亿年没停止的严寒,把地球冻成了一个大冰球,地球上三成以上的生物都走向了灭绝。
那场3亿年的严寒,可谓是说来就来,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主宰,是不是最终也会沉沦在波及全球的大冰期之中呢?
人类究竟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问题困扰了我们良久。当下,虽然咱们还没有得出定论,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却建立起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了宇宙与地球的起源。
经过无数年的探讨,我们最终认定宇宙是在137亿年前经过一次奇点大爆炸之后而形成的。当时所有的物质与能量聚集在了一起,它们经过不断的浓缩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随后这种压力得到了释放。
自那之后,我们的头上才出现了熟知的宇宙以及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员,其实一直都是与太阳相伴相生的。
46亿年前诞生的太阳,预计还仍可以继续存在50至60亿年左右,在此期间,太阳将不断的为地球输送温暖。而太阳的存在不仅给予了地球温度,还让人类的认知不会出现差错。
众所周知,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越靠近赤道部分温度则越高。在这种真理的影响下,各地的人们对于生存两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然而,这些知识曾经也收到过地球自然现象的冲击。
那是发生在地球上的最初的全球冰冻,而休伦冰期作为截至今日最漫长的冰河时代,曾经在24亿年前给地球带来了为期3亿年左右的冰冻与严寒。
在那个时间点里,维度的差别已经不会使得温度发生极大的改变了,可以说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坚冰。即使是最热的赤道地带,也难逃被冰层覆盖的结局。
咱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到这一次冰期,也是从地质方面进行了反推。原来大量的冰川运动对地表岩层会形成侵蚀,并且进行搬运,这些独特的地貌会留下大量的冰川沉淀物。
大概在1906年,是来自加拿大的地质学家科尔曼,在对安大略省北部进行调查时,就发现了前寒武纪时期的冰川沉积岩。这些古代冰川的存在,直接改变了当时大部分科学家对世界起源的看法。
事后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深入,最终确定了这段起始于古元古代成铁纪,结束于层侵纪晚期的降温时期就是大名鼎鼎的休伦冰期。
其实,无论是通过对冰期的研究还是人类带来的温室效应,都能保证人类在短期内不会因为自然灾害而灭绝。
根据记载,从24亿年前到现在,地球上一共出现过五个主要的冰河时代,期间则有很多间断的小冰期。总体算下来,巨大的冰川时代一般每隔10万年左右才会在地球上出现一次。
咱们通过观察规律不难发现,人类短期之内是不需要为冰川时期而担忧的。
另外,像休伦冰河时期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蓝藻等生物在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据了解,这些生物在发生光合作用时,会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
而当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生改变,甲烷不断被氧化时,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微乎其微了,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地球上的温度会不断的降低。
与此同时,那个时期的太阳温度也不算强烈,这也就让身处太阳系的地球无法获得足有的光热来调节自身的表面温度。总的来说,地球是在种种原因的纠结之下,才形成了能灭绝三成以上生物的冰河时期。
但就目前来看人类并不会让植物大量繁殖,最终形成能影响地球温度的庞大规模。而大概约45.7亿岁的太阳如今也正值壮年,不会出现温度极速降低的情况。
所以人类基本上是不太需要为冰河时代的带来而担忧的,况且现在咱们该关注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会不会因为人类活动的不合理而致使温室效应的加剧。
比起冰河时代,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也会为人类的未来造成困扰,毕竟当温度起来之后,极地地区万年不化的坚冰纷纷有了将要融化的趋势,如果这一趋势再不加以控制,海平面势必还要继续上升。
可能人们还没有迎来低温灾害,首先就得保证自己的栖息地会不会逐渐被海水包围。
需知人类即使再强大,在地球自然灾害面前依然渺小无比,我们现在该做的其实不是与地球较劲,而是注重对环境的整体改善。
冰期和温室效应二者都会成为让人类灭绝的原因,为了避免最终迎来这种结局,我们就要竭尽所能的改变不良的人类活动。为了环境效益,我们在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一定的经济效益。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2023年9月全球就已经有197个国家都在碳中和方面给出了承诺,大家一致决定发展低碳技术,进行国际气候合作。
如今我国的目标就是准备在2030年前让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尽可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盟则准备在2030年把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降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半的水平,并在2050年达成碳中和。
而美国也大差不差,大家都希望在改善环境方面尽出自己的一份力。不过能促进环保虽然是一大本事,但如何把因此形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数据显示,2020年时我国的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约7.2亿吨,当下既然咱们决定降低排放,那也就代表着要降低燃油汽车的市面保有量了。
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等因素,市场上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需求量是极大的。目前,我国为了平衡市场供需,其实就想到了一个好点子,那就是尽可能的发展新能源科技。
截至今年,经过多年的投资后,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也获得了令其他国家无比羡慕的成就。实际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即使对比其他国家,也能连续9年稳居国际第一的位置。
可见,咱们不仅在减排环保领域愿意当头兵,在发展新科技以及新经济方面也依然是不遑多让的。在其他国家还在纠结怎么让汽车产业进行转型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早就销往全球了。
10万年太久,期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但只要各个国家通力合作,就能尽可能的避免让自然灾害威胁到整体人类的生存空间。24亿年前地球上能出现冰河时期是事实,但人类能靠自己摆脱冰期和温室效应的困扰也一定是未来。
信息来源:
地球科普网2024-03-11 最初的全球冰冻——休伦冰期
科普中国2021-03-09我们的地球曾经寒冷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