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空调地暖、冬日“席梦思”……南京红山动物园“毛孩子们”过冬好安逸

发布时间:2025-02-07 16:43  浏览量:4

扬子晚报网2月7日讯(记者 徐昇)气温骤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动物们各有奇招御寒冷,有自带防寒“大衣”的,有利用囤脂过冬的,还有大家挤一挤更暖和的。饲养员也早早地为毛孩子们准备各种保暖措施,帮助它们阻挡寒风的侵袭,并在喂食中增加了坚果等高热量的食物,让毛孩子们在冬天也过得很惬意。

小麂的家里铺上了厚实的垫草

为了隔绝地面的寒气和湿气,给动物们铺上厚厚的垫草是常用的方法。饲养员们刚把羊草铺好,水豚就迫不及待享受起了自己的冬季“席梦思”,晒太阳,啃芭蕉叶。对于小麂来说,这种自然垫料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机灵的小麂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探索玩耍,有时还会将身体埋入草堆中,享受那份特有的安全感。除了用落叶和草作为垫料之外,饲养员们还为毛孩子们准备了防风御寒的冬日小屋,比如小麂的小屋,考虑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需求,饲养员们通常把小屋建得低矮、宽敞,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让小麂在里面自由活动,同时又不会太高大以至于难以保温。

作为群居动物的环尾狐猴,天生就爱凑在一起抱团取暖。饲养员们为它们准备了加热垫板,能够均匀地散发热量,并在巢箱里铺了厚厚的稻草,门口悬挂了草帘子,提供一个温暖的休息区域。

为了让黑熊更加舒适地过冬,饲养员用坚固的树枝和木料搭建成了一个温暖的洞穴,内部铺满了柔软且干燥的稻草,还安装了地暖系统,适合黑熊在其中打滚、休息。

此外,冈瓦纳展区和亚洲灵长馆用上了空调、地暖等取暖设备。

本土区的赤狐、野猪、貉等小动物早已换上更加浓密、厚重且蓬松的冬毛,穿上冬季“毛袄”。食物上,除了日常提供的瓜果蔬菜,饲养员会增加板栗、红薯、玉米等含有丰富碳水的食物,给本土区的小居民们“贴冬膘”。

而对于禽鸟类、灵长类动物,饲养员会增加瓜子、花生、核桃、树籽、麻籽等油脂类、坚果类的食物,增加热量,帮助御寒。食草类的动物则要准备好大量的过冬牧草。

校对 陶善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