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注意保暖与饮食关注自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10 09:26  浏览量:21

每年冬季寒潮来临之际,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量会增加30%至50%,其中老年人占据了患者总数的70%。低温导致的血压波动、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痉挛等一系列生理反应,使得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大幅提升。面对寒潮的来临,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更加需要加强防护。

2月8日,记者采访到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老年科的主治医师李丹,提醒市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要全方位关注自身健康。

医生提醒,冬季寒潮来临时,慢性病患者不要擅自停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不能擅自停用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的药物,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李丹表示。与此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慢性病人群,应尽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定期通风换气。体质弱的老人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李丹表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除了要及时关注自身疾病外,还要在保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平和心态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寒潮期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必须出门则要注意防寒保暖。穿厚羽绒服、保暖的鞋子,同时也要注意手脚和头颈部的保暖。”李丹说,“与此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肉、蛋类、豆类等;多吃深绿色叶菜、根茎类蔬菜,主食可选部分粗粮。选择滋补膳食,适当食用红枣、枸杞、银耳等,可常入粥、汤;也可吃羊肉汤等暖身驱寒的食物,但要控制量。”

在运动方面,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但要特别注意,冬季清晨气温过低,晨练容易因室内外温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在室内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慢跑、散步、广场舞等。”李丹说。

此外,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也十分重要。“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寒冷的冬季,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李丹表示,“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老人应早睡晚起,晚上10点前上床休息,最好保证7至8小时睡眠,养成午休习惯。”(记者 王艳洁)

标签: 医生 饮食 李丹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