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黑龙江普降雨雪,昼夜温差大,出行要注意保暖
发布时间:2025-04-01 13:58 浏览量:4
3月末的强寒潮带来了全国性的普遍降温,中东部地区的降温幅度是最大的,东北地区作为全国比较冷的区域,寒潮对它的影响自然也不少了,黑龙江就是降温明显的区域。
现在寒潮基本结束了,从4月1号开始,全国大范围的回暖已经开始了,北方地区率先回暖,然后是中东部地区,最后是南方地区。
黑龙江是比较寒冷的地方,进入4月,它的回暖也开始了,只不过在回暖的过程中,还会经历波折,一场降雪马上就要来临了。
气象台的预告显示:4 月 1 日至 2 日,全省将迎来一轮雨雪天气过程,其中北部地区以雨夹雪为主,南部则转为降雨。更详细的情况则是:大兴安岭北部、黑河东部、伊春、鹤岗等地将率先雪花飘飘,部分时段可能出现阵雪。
局地积雪深度可以达到 3至5 厘米,哈尔滨东部、佳木斯、双鸭山等地则以雨夹雪或阵雨为主,道路比较滑,出行还是要注意。
又是降雪又是降雨,黑龙江的温度自然也高不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只不过南北的气温还是有些差异,北部大兴安岭、黑河等地最高气温仅 5至7℃,最低气温 零下9 至 零下7℃。
而南部地区,哈尔滨、大庆等地最高气温可达 9至11℃,最低气温也在零下,昼夜温差还是比较大的。
的确,从温度就可以看出,黑龙江还是比较冷的,出门寒意明显,可不像中东部地区现在又可以穿短袖了。
黑龙江此次的降雪降雨时间并不长,只有约2天,其中,4 月 1 日白天,大兴安岭北部、伊春北部等地率先飘落雪花,哈尔滨东部、牡丹江等地转为阵雨。
从4月1日夜晚到2日白天,降雪重心东移至鹤岗、佳木斯东部,雨夹雪范围扩展至绥化、双鸭山。
到了4月2日夜间,全省降水逐渐收尾,仅伊春、哈尔滨东部等地残留零星阵雨。
时间虽然短,可是我们仍然要注意路滑,此次雨雪过程与春季冻融现象叠加,易导致道路结冰,有出行的朋友要多注意暗冰,车辆要保持车距,减速慢行,不要粗心大意。
春季气候复杂,气温回升有可能遇到倒春寒
4月已经进入春季的末期,可是4月同样也是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倒春寒仍然有可能出现。
3月的天气不管如何冷,也称不上倒春寒,可是4月不同,3月末的寒潮过后,4月的气温回暖会很快,基本在清明前后,北方的气温普遍在20度以上,中东部在30度以上,少数地区可能还会创出新高。
当气温升到极高的时候,一股强冷空气的到来,就会快速改变气温,从极高模式转为极低模式,出现倒春寒现象。
气象台预告:4 月 3 日起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 15℃左右,哈尔滨等地或突破 20℃。
根据历史的数据,黑龙江 4 月平均气温波动幅度达 12℃,局地可能出现 "前春暖、后春寒" 的情况。
不仅是黑龙江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全国都有可能出现,尤其是北方地区出现的可能性更高。
气象专家之所以让我们重视倒春寒,就是因为它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3月的冷空气来临,气温不管如何降,也就是让我们感到冷而已,不会对我们产生多么大的危害,可是4月的倒春寒不一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粮食减产。
我们都知道,进入4月,全国大范围的春耕就要开始了,种子种下之后,一周左右会出苗,时间大约是在4月中旬左右。而倒春寒容易发生的时间是在中下旬,正好赶上种子出苗。
这个时候来一场强冷空气,你说结果会是什么?大面积的种苗会被冻伤或者冻死,基本就需要重新下种,不仅提高了成本,也延迟了最佳的下种时间,粮食减产基本是注定的。
所以,农民朋友们最怕的就是4月的倒春寒,伤害非常大,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气候也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厉害,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也更高。
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无法改变,可以说,未来4月的倒春寒基本每年都会出现,意味着,农民想要不损失,就需要将下种的时间推迟到4月底,这比正常的下种时间迟了半个月以上,同样会让粮食减产。
可见,极端气候带给我们的形势是严峻的,现在我们还看不到有明显的损失,可是在未来,情况会更糟糕,有可能又会进入吃不饱饭的时代。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似乎我们很难改变,只能看着一年比一年严重,我们也只能被动接受极端天气的不断来袭,好在,现在对于极端天气的变化可以提前预测,只要经常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