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向支持“不穿内衣晨跑”的小仙女道歉)犯了大男子主义
发布时间:2025-09-07 23:05 浏览量:5
大清早六点,外滩雾没散,人家姑娘只是想跑个步,就被镜头锁死。
一张“胸口特写”甩上网,配文仨字:没穿内衣。
热度比咖啡还浓,评论区瞬间炸成修罗场。
有人直接开骂:这就是赤裸裸的视奸,偷拍者该坐牢。
女生朋友贴出当天运动背心细节图:颜色浅,跑步贴身,出汗后贴肉,远看像没穿不代表真没穿。
再较真下去,难道所有跑步女孩都得带金属检测仪,确认钢圈存在才能出门?
另一边,老曹留言:穿衣自由也要注意场合。
结果被围攻几千楼,“爹味收收味儿”“管好自己眼睛”刷成海啸。
大家不是不懂“穿衣自由”,而是烦透了每次出事都把矛头扭回女生:你为啥不穿铠甲?
为啥不把自己裹成快递?
怪就怪在,这次网友真的没冤枉他。
老曹五年前就冲热依扎吊带开火,一句“公共场合请得体”五年后还没变味儿。
同一个账号,同一个句式,像循环播放的复读机。
有人挖坟截图,对比时间线,评论区笑疯了:这哥要么被AI附体,要么是真不怕挨骂。
偷拍者那边倒很懂套路,删帖跑路,账号秒改头像,“我不是营销号,只是分享生活”。
留下的烂摊子却让当事姑娘失眠、请假、去看心理科。
医生说,这种“被凝视”的创后周期至少三个月,最怕的是熟人认出她,再来一句“你就是网上那个……”。
但问题远不止一张照片。
印度地铁案例早摆在那儿:车厢里贴着“别凝视”,骚扰率还是高居不下。
专家调研后发现,关键不是女生穿什么,而是有没有人立即制止。
只要旁观的男性站出来一句“哥们,够了”,骚扰量当场掉半。
现实里很少有人敢做那个“站出来的人”。
多数男的怕尴尬,多数女的不敢,怕对方更疯。
于是公共场合的安全感变成薛定谔的盒子:不打开永远不知道里面是猫还是豹。
到底穿什么才算“得体”?
上海七号线曾有位阿姨穿旗袍健身,被拍后也火了,网友清一色夸“优雅”。
同一套身材,不同评论。
说到底,标准掌握在摄像头后面的那群人手里,他们不拍脸,只挑最引战的部分。
老曹的争议点就在这:他说“注意场合”没错,可场合的边界是模糊的。
外滩凌晨六点,没游客没孩子,跑道上清一色运动装,再规矩还能规矩到哪去?
如果姑娘真按他建议穿三件棉背心,估计跑两步就得中暑,到时又该有人说“缺乏锻炼常识”。
最离谱的是,偷拍视频里还有别人路过,镜头却只对准女生胸口,其他人连脸都没给。
这种“针对性取景”本身就带着恶。
平台算法再一助推,事件越滚越大,像雪球砸向陌生人后脑勺。
有网友说:老曹要是真关心安全,不如教男生怎么得体用眼睛。
话糙,道理不糙。
公共场合的文明,首先是管住自己的手,再管好旁观者的嘴,最后才是穿衣者自审——但自审的前提是不再被二次伤害。
事情的最后,姑娘决定起诉偷拍者和平台,用法律给自己撑腰。
立案消息一出,热搜又爆。
这次评论区画风变了:一片“姐姐干得漂亮”。
有人晒自己的跑步照,配文“我也穿同款,来抓我?
”
自由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遮羞布,是靠自己一次次站出来,把偷拍者的镜头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