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降温撞上节后返工!上班首日做好这些,保暖防病两不误

发布时间:2025-10-09 17:14  浏览量:1

一、通勤途中:做好“防湿抗寒”双重防护

国庆假期后首日上班,阴雨叠加降温让人猝不及防,通勤路上需重点规避寒湿入侵:

穿搭“分层保暖”:采用“内薄外厚、方便穿脱”的搭配,如内搭薄毛衣、外穿防风防水外套,下身搭配加绒长裤或保暖袜,避免因办公室与户外温差大引发感冒。若骑行或步行通勤,建议佩戴防水帽和手套,防止头部、手部受凉。

出行“避湿防滑”:选择防滑防水的鞋子,避免踩入积水路段;随身携带折叠伞或一次性雨衣,防止衣物被雨水打湿。若乘坐公共交通,可备一块干毛巾,及时擦拭座位或衣物上的潮气,减少寒湿接触。

抵达后“快速除湿”:到办公室后第一时间更换湿鞋、湿袜,用暖手宝或热水杯热敷手部、脚部,促进血液循环;若衣物半湿,可挂在通风处,搭配小型烘衣机烘干,避免穿着半湿衣物办公导致关节不适。

二、办公场景:兼顾“保暖”与“防疲”

节后易出现“上班综合征”,加上阴雨天气的沉闷感,需在办公时做好细节护理:

局部保暖不忽视:长时间久坐易导致腰腹、膝盖受凉,可在办公椅上垫保暖坐垫,膝盖处盖小毛毯;避免长时间对着空调出风口或窗户,若室内温度过低,可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建议保持在 22-24℃),防止冷风直吹引发头痛、肩颈痛。

定时活动促循环: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简单的拉伸动作(如转腰、扩胸、踮脚尖),避免久坐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多喝温开水或姜枣茶,既能温暖身体,又能缓解节后口干、疲劳感,减少因缺水引发的身体不适。

办公环境“防菌”:阴雨天气办公室易滋生霉菌,可在桌面放置小型除湿盒,定期开窗通风(选择雨停间隙,每次20分钟);用酒精湿巾擦拭键盘、鼠标等高频接触部位,预防细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或肠胃不适。

三、疾病预防:重点关注“节后高发问题”

国庆期间饮食作息不规律,叠加阴雨降温,易诱发三类疾病,需提前做好预防:

预防“呼吸道疾病”:节后免疫力可能下降,潮湿环境中霉菌、粉尘增多,需坚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通勤途中),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若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及时服用感冒药,避免病情加重影响工作。

警惕“肠胃不适”:假期若暴饮暴食,节后肠胃功能较弱,阴雨天气又易影响消化,建议午餐、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清蒸菜),避免吃生冷、油腻食物(如冰饮、油炸食品),减轻肠胃负担,预防腹泻、腹胀。

规避“关节疼痛”:对于本身有关节炎或腰腿痛的人群,阴雨降温易诱发疼痛,除了做好局部保暖,可在睡前用 40℃左右的温水泡脚,加入少量艾叶或红花,热敷膝盖、腰部,缓解关节僵硬;若疼痛明显,可适当贴保暖膏药,避免过度劳累。

四、快速收心:情绪与作息“双调整”

阴雨天气易让人情绪低落,加上节后返工的焦虑感,需做好身心调节:

作息“快速归位”:假期若熬夜、晚起,首日上班需提前1小时入睡,早上用闹钟规律起床,避免因睡眠不足导致白天乏力;中午可闭目休息20分钟(不要趴在桌上睡,避免压迫颈椎),恢复精力应对下午工作。

情绪“主动疏导”:若因阴雨天气或返工感到烦躁、低落,可在午休时听轻松的音乐、看几分钟治愈系短视频,或与同事简单聊天,缓解负面情绪;傍晚下班后若雨停,可散步15分钟,呼吸新鲜空气,帮助快速适应工作节奏。

总监制:王廷斌

监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编:文昱绚

编辑: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