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典型的CHANEL大秀,一个不同的CHANEL
发布时间:2025-10-17 03:43 浏览量:2
就在CHANEL准备揭开“第三章”序幕的前夕,CHANEL全球精品部总裁Bruno Pavlovsky邀我们在他办公室进行了一场独家对谈。清晨的咖啡尚温,他说:
Pavlovsky道破了今日的顶级奢侈品牌对创意的需求,这种双向并行的创意力量,就好像一曲复调 ——各个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统一地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
如今,新任精品部创意总监Matthieu Blazy的首个系列已经全然呈现,这个不同的CHANEL呼应着来自宇宙的法则: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CHANEL 2026春夏系列现场
世界的节奏尚未真正恢复平衡,而时装界已经率先步入了它自己的更替周期:一个被上任与重新定义所充斥的季节。过去十年从未有哪一季的时装周,如今这样充满变数:十余个主流奢侈品牌更换了创意总监,他们的首个系列陆续登场。这场接力式的首秀热潮,让聚光灯的强度前所未有。
其收官之战便是由Blazy所呈现的CHANEL 2026春夏系列。
10月六日,周一早晨八点,巴黎康朋街39号,天光未亮。
CHANEL总部大厅静谧如夜,壮观的山茶花雕塑下,旋转门尚未开始运转。十二小时后,这个品牌将迎来新任精品部创意总监Matthieu Blazy的首个系列。CHANEL 2026春夏系列—本季最受瞩目的首秀。
CHANEL全球精品部总裁Bruno Pavlovsky这样说。自1990年加入品牌以来,他一直是这家法国时装屋最坚定的守护者。自从 Virginie Viard 去年六月离任,外界历经半年的漫长猜测,直到最终官宣这个重要角色花落谁家。
十个月过去,所有的等待即将结束。
秀前三日,品牌陆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由摄影大师David Bailey拍摄的2026春夏系列预告大片。秀前一天,Ayo Edebiri 被宣布为 Blazy 上任后的首位代言人—早在威尼斯电影节已悄然穿上了CHANEL。
预告大片由David Bailey拍摄 @CHANEL
就在CHANEL准备揭开“第三章”序幕的前夕,Pavlovsky邀我们在他办公室进行了这场独家对谈。清晨的咖啡尚温,他说:“在CHANEL,其实有两份工作要做—一是由创意去创造令人渴望的形象与想象;二是如何把这种创意转化为真正的商业能量。”
在全球屏息以待Blazy创意愿景的同时,品牌团队也在幕后做着另一种筹备—让这场首秀既能触动情感,也能唤起购买欲。毕竟,2025年的奢侈品行业早已不同于1983年 Karl Lagerfeld为CHANEL带来“复兴”的年代。那位大师率先意识到时装秀不仅是创作展示,更是营销引擎。
“如今的世界,影像已是这场时装游戏的一部分。”Pavlovsky说,“至于这次的布景?我只能说,Matthieu 将会一鸣惊人。”
我们与 Pavlovsky 展开了一场对话。对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CHANEL 作为一个品牌的愿景所在,也因为他的视角提供了另一种了解Blazy的线索。
距离秀开始还有几个小时,您预测观众最会被什么所打动?
Matthieu Blazy正在打开新的视野。毫无疑问,他在延续CHANEL的精神与气质,但同时带来了不同的、新鲜的东西。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一步,它是品牌发展的新阶段。过去一年,他与团队的磨合甚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只是开始——每一季都将是他继续展开这段旅程的机会。
当一个新设计师来到CHANEL,有哪些“不可触碰”的准则?
并非不能改变。CHANEL永远是CHANEL。我们有Coco Chanel本人,她的现代性无人能及;也有Karl三十余年的非凡贡献;Virginie延续了这段叙事。而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份遗产。Matthieu带来的,是一个新篇章。尤其在这个设计师更迭频繁的时刻,他代表着时尚行业的转折点。
如今许多品牌都在重新定义创意总监的角色,让他们不再独揽品牌形象与空间设计的权力。您认同这种转变吗?
当一个品牌的年收达到百亿量级时,不能只依靠一个艺术家。这是一整个系统的协作。CHANEL的强大正源自这种组织力量。一个令人惊艳的系列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它触达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顾客同样重要。
我们如今在全球有约250家精品店,这与Karl刚加入时完全不同。要让每一家门店都产生影响力,就必须在销售现场、在精品店内持续创新,与顾客建立更深入的连接。创意与组织缺一不可—有灵感但无执行,无法转化;有体系却无灵魂,也无法打动人。
Matthieu以热爱工艺著称,这会体现在产品或定价上吗?
在CHANEL,产品始终是核心,是我们与顾客的纽带。不论在Matthieu之前、之中、之后,产品始终是品牌的心脏。
Matthieu对工艺充满热情,进入 Métiers d’Art高级手工坊系列发布会的世界时如饥似渴—和每位工坊匠人交流,从织物、线材到细节开发都亲力亲为。我可以告诉你,他对团队要求极高,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这种执着与激情,是品牌持续成长的关键。
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年轻“潜在顾客”,CHANEL如何在快速传播中保持品牌的真诚?
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社交媒体的信息良莠不齐,你无法完全掌控,但必须参与其中。我们的首要任务,始终是与真正走进门店的顾客建立深度关系。我们欢迎粉丝,也更重视长期信任。
我们正在建立新的体系,尽可能引导信息朝好的方向发展。如今的市场,品牌能控制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其余的,需要以开放的方式去共生。
为什么选择纽约作为Matthieu的首个高级手工坊系列发布会目的地?
因为纽约就是纽约(笑)。对Matthieu,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那是最具挑战的舞台。CHANEL与纽约渊源深厚,Karl最后一场高级手工坊系列发布会就办在大都会博物馆。Matthieu曾在纽约工作,那座城市对他而言也是某种“回家”。
每一次出发,我们都带着新的兴奋感。去年杭州如此,这次纽约亦然。下一站依然是个惊喜,但可以肯定,我们会继续与亚洲建立更深的联系。我们不能永远待在康朋街—尽管我们深爱这里(笑)。
时尚的本质,是不断去世界的现场。
脱离了符号的桎梏,Gabrielle Chanel的精神在一片宇宙中被重新点亮。Matthieu Blazy以极强的创造力再发出改变的宣言,并重申时装的自由与信念。在其首秀结束之后,Blazy于后台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想法与愿景。
Blazy将整个系列分为了三个篇章:“一种矛盾”“白昼”,以及“一个宇宙”。在追随符号与追溯故事之间,Blazy选择了故事。于他而言,Gabrielle Chanel与Boy Capel的相遇,开启了这一切。
Gabrielle Chanel常借穿恋人的衣服,这段“借衣史”成为了第一篇章的重要灵感。
于是,他向创立于1838年的老牌衬衫世家Charvet发出了邀请,这正是当年Boy Capel常穿的品牌。拥有王室与文化双重地位的Charvet,自诞生之初便以为社会精英定制衬衫闻名。品牌坚持选用最上乘的棉料,每件衬衫都需多位工匠耗费约20小时手工完成,工序与成衣工业化生产截然不同。Blazy将Charvet视作高级手工坊般的存在,把对于奢侈的极致定义带入到最基础的日常着装单品之中。系列中的三件衬衣,同样是在底边的内里饰以了标志性的链条滚边,帮助衣身下垂的姿态呈现出优雅的分量。
Blazy定下了基调:一个松弛、摩登、刚毅却依然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浮现眼前,“工作的时间”与“爱的时间”在此交织,丝缎的流动感、垂褶领的设计,使针织装束从日间的低调延展至夜晚的戏剧性,女性与男性气质并置。
今天,“为当代女性打造衣橱”几乎成为了一种口号,并导向了某种僵化的刻板印象。Blazy以他对“矛盾”(Paradox)的敏锐理解,重新唤起了人们对Gabrielle Chanel当年以勇气与无畏开创的那份精神的记忆:她穿恋人的衣服,然后把男装面料(包括男士内衣面料)用来制作女装;当女人只能穿着裙子骑马的时候,她找到裁缝给自己定做男士裤装;在毕加索和以他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穿着横纹水手衫的时候,她也穿条纹衫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产品……
她的穿着始终与自我和内心节奏相呼应。从她的故事中,Blazy重新挖掘了穿衣的本质:起初,我们将服装视作道具或武器,而它最终自然融入我们的衣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Blazy他选择精神的继承,也并非就要抹去符号的存在。
第26个look,黑色斜纹软呢,点缀白色山茶花,这是最典型的CHANEL造型,同时融入了Blazy自身的独特视角。剪裁与廓形依旧延续,Blazy发挥了他在面料方面的天赋。与Lesage刺绣坊一同研发出了新的丝线,并用这种丝线制作成了新的斜纹软呢,既保留了奢华的质感,又让斜纹软呢变得轻盈起来。搭配这种灵动的质感,缀饰的山茶花也以更抽象的绽放形式出现,细节上还有以母贝制成的纽扣,每一颗都折射出不一样的光泽,并镶饰有迷你的金色双C标识。
Blazy抓取来更多CHANEL的符号元素:Gabrielle Chanel是将Art Deco风格引进时装的先驱,Blazy便以黑色条纹勾勒服装的线条结构,既继承了她对建筑语言的诠释,又呼应了CHANEL极具识别性的黑边白底包装。麦穗、花朵、双色鞋、斜纹软呢与箱形外套,伴随着Georges Delerue的钢琴曲《Solitude》(独处),在安静的旋律中,来自Blazy对于CHANEL标志性元素的演绎逐渐与他自我的创作思路融合。
这种融合,带有孤单英雄般的壮阔气质,Blazy以极大的勇气把自己交付给了这个品牌,而非以置身事外的态度用新瓶装旧酒。就好像贯穿在整个系列中的罗纹针织底裤,巧妙地在上衣和下装之间创造出了新的造型思路,为诸多降低的腰线叠加了层次。更具深意的是,此举既是在呼应Gabrielle Chanel大胆将这种用于男士内衣的jersey针织面料用来制作横纹水手衫,也是Blazy私密情感的寄托—他的父亲曾经为一间男士内衣工厂工作。
Blazy在面料上进行了大量的钻研、开发和发展,以至于这个系列呈现的大多数衣服都显得如此的独一无二。据悉,他花了三个月来开发一种丝绸斜纹布,Gabrielle Chanel曾经为自己定制过男士斜纹裤以方便自己骑马,现在Blazy将她的这份反叛和她对丝绸的爱好结合,做成了全新的丝绸斜纹布长裤。Blazy还知道她对于自然面料的情有独钟,以新棉纱织成的长款外套,上面以干草一般的材质刺绣出麦穗的图样,把整个外套变成了一幅抽象画,领子则延续了首个look即存在的未经修饰的边缘处理。
我们可以将这种处理,与系列中以“使用过的状态”重释的2.55手袋并行来看。Blazy在包袋边缘植入可随意扭曲的金属,使柔软皮革在塑形中呈现出被时间触摸过的痕迹。对他而言,这种“使用过”是一种源于喜爱的反复佩戴,是时间与传承共同留下的印记。重塑后的2.55手袋因此更显珍贵,那些被扭曲的边缘,仿佛是一次因爱产生的深拥而留下的轮廓。
多次出现的未经修饰的边缘,与极致的喜爱共鸣。过去,英国的贵族会把一件衣服穿到破烂不堪,Gabrielle Chanel着迷于此,认为这是一种时髦与优雅。而这种极致的钟爱,不正因在当下的稀缺,而显得奢侈?
边缘的处理不再只是面料的自然延伸,而成为整场秀的设计语言。Blazy以他擅长的“错视”手法重新诠释了格纹:在第48与第49套造型中,格纹套装与长外套的底边化作流苏般的细节。细细近看方可知晓,那些“织纹”其实由串珠一颗颗缀成,色彩与排列精准复刻了格纹图案。垂坠的未经修饰的边缘并非纤维,而是以珠串成的幻象。
优雅与洗练的廓形之间,Blazy逐渐走向面料和细节上的“极繁”,犹如全情绽放的花朵。斜纹软呢完全被他视作了艺术的画布,繁复的经纬编织出层次极为丰富的不规则格纹图形,结构和触觉的美感从中自然流露,其艺术性甚至令人想到曾经极力将编织发展为艺术门类的女性艺术家Anni Albers。显而易见的,Blazy在强化CHANEL的这一基因的同时,让它可被拓展的形式更为自由和宽广,同时所呈现的工艺也更苛刻,从审美与制作的层面来说,都更加难以被复制了。
伴随着这种激动人心、令人炫目的创作手法,在套装、裙装之间诠释出极强的多样性,这是Blazy呈现的第三篇章:“一个宇宙”。
实验性的精神在这个章节迸发,一个更具普世性的CHANEL,也是一种全新的CHANEL。在最后的篇章中,Blazy呈现了他的愿景。没有为创新而创新的夸张廓形,又脱离了符号的桎梏,Gabrielle Chanel的精神在这片宇宙中被重新点亮。在深邃的星系里,模特与衣装的律动令人振奋,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Blazy如此形容压轴造型,无论如何解读,这毋庸置疑是一个欢愉、解放、自由与乐观的时装时刻。
图片承蒙CHANEL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