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冬天:别让 “怕冷” 困住下床的勇气,这些温暖小技巧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10-18 09:36  浏览量:2

一、睡前 “预热”,让起床少点 “冷冲击”​
很多时候,早上不想下床,是因为 “温差太大”。前一晚做好这些准备,能让第二天起床少点 “刺激”:​
给衣物 “升温”:把第二天要穿的内衣、袜子,提前放在被窝里捂一捂,或者用暖风机稍微吹一会儿(注意距离,别烫到),穿的时候就不会有 “冰到皮肤” 的感觉;​
给被窝 “锁温”:如果家里有电热毯,可以睡前 1 小时开低温预热,睡的时候关掉(记得选有自动断电功能的,安全第一);没有电热毯的话,也可以在脚边放一个热水袋,让被窝里始终保持暖暖的;​
给房间 “留暖”:睡前把卧室窗户关好,拉上厚窗帘,减少冷空气进入。如果有空调,早上可以提前半小时开制热,让房间温度升起来再起床。​
二、下床 “分步走”,别让寒冷 “打突袭”​
从温暖的被窝到冰冷的外界,不要 “一步到位”,慢慢过渡,身体会更适应:​
第一步:先 “唤醒” 身体:醒了之后别急着坐起来,先在被窝里活动活动手脚,比如搓搓手、揉揉膝盖,让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慢慢暖和起来;​
第二步:穿好 “保暖装备”:坐起来之前,先把提前捂暖的内衣、袜子穿上,再套上厚外套,确保身体关键部位(脖子、手腕、脚踝)都被保暖衣物护住,再掀开被子;​
第三步:借助 “温暖工具”:如果轮椅扶手、床边扶手很凉,可以提前套上毛绒套;下床后如果觉得脚冷,在轮椅脚踏板上放一块厚脚垫,让脚始终能踩在温暖的地方。​
三、白天 “巧保暖”,让身体一直 “暖暖的”​
除了起床时的准备,白天也要注意给身体 “续暖”,这样才不会因为冷而想重新躺回床上:​
多喝 “热饮”:冬天可以多喝热水、热粥、热汤,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让身体从里到外暖和起来;​
吃点 “暖身食物”:日常饮食可以适当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比如羊肉、鸡肉、红枣、桂圆等(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别过量);​
适当 “动一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白天可以在室内慢慢活动活动,比如坐在轮椅上转一转、抬抬胳膊,或者在家人帮助下站一会儿,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更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