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天,北方已提前入冬,寒冷天捂哪些部位能够全身防寒保暖

发布时间:2025-10-24 13:30  浏览量:3

今年的气候也太反常了,刚进农历九月北方人已经穿上入冬的衣服。天气寒冷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身体不受天气影响呢?

今天参考一些古人和医生的做法——重点保护气血循环节点和易受寒的薄弱部位,作一简要提醒,只有如此,我们的身体才不会受到天气寒冷的伤害。这些做法的要领主要体现在一个“捂”字上。即寒冷天气捂哪些部位才可以确保全身防寒保暖?下面围绕这一问题作一简要解释。

最关键保暖部位(图源网络)

肺部。肺部是全身循环的根基,肺部保暖才是治本。因为肺部距离心脏最远,皮下脂肪薄而且神经丰富。这里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受寒后血管收缩直接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

保暖方法如下:

方法一,穿上羊毛或羊绒厚袜,外加防滑加绒鞋,鞋内垫上发热的鞋垫。

方法二,每天晚上坚持用四五十度的温水泡脚一刻钟左右,最好加上些生姜或者艾叶驱寒。

腹部。腹部是脏器的能量核心,腹部保暖才是关键。因为腹部当中的肚脐腹壁很薄,寒气可以直通脏腑,最容易引发脾胃虚寒、腹痛腹泻,假如是女性,还要堤防宫寒。

保暖方法如下:

方法一,建议穿上高腰裤子,或者加绒护好腰部。

方法二,在肚脐下三指处,隔着衣服贴上暖宝来辅助升温保暖。

颈部。颈部是风寒入侵的门户,保暖就是为了挡住寒气。颈部是风池、风府等穴位集中之地,血管密集并且脂肪层很薄,风寒最容易侵入,这样就会诱发感冒和肩颈痛等症状。

保暖方法如下:

方法一,戴上羊绒围巾或围脖包裹好后面脖颈,尤其风雪天气要捂严实。

方法二,按揉风池穴促进循环。

口鼻。口鼻是呼吸道的第一防线,是阻挡寒冷的直接部位。因为冷空气如果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就会增加咽喉炎以及哮喘的风险。

保暖方法如下:

方法一,只要外出千万记着戴上口罩。因为只有口罩才能够抵挡直面扑来的寒风寒气,避免不必要的寒气外侵。

方法二,室内温水慢饮是不错的选择。从外面入室后可以慢慢小饮四五十度的温水,顺便把手捂在水杯上,效果也是不错的。

四大辅助保暖部位(图源网络)

保护好膝盖。穿上加绒直筒裤,必要时戴上护膝,以防脂肪层较薄的膝盖处受寒,关节疼痛。保护好腰部和后背。如果有条件最好每天中午晒背10分钟,或者穿上羽绒背心,重点保护督脉巡行区,预防受凉消耗阳气。保护好手腕和脚脖。冬季必须穿上袖口收紧的衣物,还有高帮袜覆盖脚脖。这些部位的血管贴近体表,尽量减少末梢循环受到的影响。保护好头部。要选择覆盖耳朵的针织帽或者其他厚实帽子,尤其大风天更要戴好保护好。

场景化办公外勤保暖(图源网络)

办公与久坐场景下:首选加热脚垫,其次还要有护腰靠垫,最好加上薄毯盖上膝盖。有条件的可以带上暖宝之类的辅助取暖器。通勤与户外场景下:首选围脖,其次是腹部暖贴,还要加上羊毛袜和防风口罩等辅助保暖用品。晚上睡眠场景下:坚持泡脚之后穿上比较厚的羊绒羊毛袜,腹部也要盖上小毛毯等。

总而言之,做到精准做好保护上述关键节点部位,既能够避免“裹粽子”那样的臃肿惨晾,又能够从源头阻断寒气的入侵,让温暖效果提升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