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怎么度过

发布时间:2025-10-28 09:25  浏览量:2

冬季低温、干燥且易有雨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因神经功能敏感、肢体协调与耐力较弱,需从多方面做好防护,减少不适与意外风险。

保暖注重 “温和适配”。患者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寒冷可能诱发肢体僵硬或乏力,衣物建议选宽松、穿脱方便的款式,如带拉链的加绒外套、松紧腰保暖裤,内搭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外出时戴防风针织帽、触屏厚手套,穿高帮防滑棉鞋,鞋底选纹路深的款式增强抓地力,家人可协助检查领口、袖口是否严实,防止冷风灌入。室内温度维持在 20-24℃,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身体,若空气干燥,用加湿器将湿度调至 45%-55%,减少呼吸道刺激与皮肤干燥。

居家安全聚焦 “防绊防摔”。室内通道需清空纸箱、拖鞋等杂物,家具边角贴软质防撞条,避免转身或移动时磕碰;卫生间安装起身扶手与淋浴防滑凳,地面铺防滑地垫,马桶旁可放置助起器;常用物品如药品、水杯、遥控器等放在视线范围内且高度适宜的位置,避免踮脚或弯腰取用;夜间起床开低亮度夜灯,若患者夜间行动不便,家人可定时查看,降低跌倒风险。

活动遵循 “低强度、不疲劳” 原则。冬季不宜外出剧烈活动,室内可在家人陪同下做轻柔动作,如坐在椅子上伸展手臂、转动脚踝,或扶着稳定的家具缓慢行走,每次活动 10-15 分钟,以身体不感到累为宜;天气晴朗、风力较小时,中午温暖时段可到阳台晒 15-20 分钟太阳,晒太阳时盖好薄毯,避免受凉,同时帮助补充维生素 D。

饮食侧重 “温热滋养”。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杂粮粥、山药炖鸡肉、蒸南瓜等,补充能量的同时减轻肠胃负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煮软的芹菜、西兰花)和水果(如苹果、猕猴桃),预防因活动减少导致的便秘;饮水时用带吸管的杯子或小口慢饮,避免呛咳,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

情绪关怀传递 “温暖陪伴”。冬季光照减少可能让患者情绪低落,家人可多陪伴聊天、一起看轻松的纪录片,或协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若患者有兴趣,可一起做简单的手工(如串珠子),转移注意力;也可通过视频与朋友交流,分享日常小事,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平稳度过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