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冻醒”登上热搜!这份添衣保暖指南快收藏

发布时间:2025-11-12 18:46  浏览量:2

多地迎来今年下半年最冷早晨,“被冻醒”登上热搜。面对降温,保暖穿搭自然不能少。究竟怎么穿才更暖和?

【“穿得越多越暖”是误区】

近期气温变化较大,寒冷天气易诱发脑血管、心脏、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公众需关注气温变化,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

但其实,“穿得越多越暖”是一个误区。穿衣保暖的关键在于有一定的厚度,并且有足够的空气层。空气层是指衣服和人体之间有空气间隙。由于人体不断散热,会把空气慢慢加热,此时,空气便起到了保暖层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层数越多,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整体的保暖性也就越强了呢?我们可以把人体想象成一个圆柱体,衣服件数越多时,每件之间会出现新间隙,新间隙又能容纳空气——最终就会造出一个很厚重的空气层。

事实上,当空气层太厚时,从内至外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温差,而这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流”。一旦发生了“热对流”,热量的流失反而会更快。除了温差导致“热对流”,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数超过某个值后,衣服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反而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减少。特别是在户外走动时,衣服随着身体动作相互摩擦、挤压,这会加速衣服间空气层流动,加剧热量散失。

【掌握“三明治”穿衣法】

根据这个原理,在寒冷的天气可以参考“三明治”穿搭公式:

外层选择羊绒大衣、冲锋衣等有一定抗风能力的衣服,如果衣物本身可制造空气层更佳。

中层采用柔软、蓬松的摇粒绒、抓绒、薄羊绒等制造空气层。如果外套本身就比较保暖,且比较抗冻,可以直接去掉中层。

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贴身内衣、速干衣、瑜伽衣等,可以迅速透湿透气,避免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