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除了保暖这些风险也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11-20 19:54 浏览量:2
随着冬季的到来,众多市民在出门晨练时发现,天空被灰蒙蒙的雾气所笼罩,空气中还夹杂着些许刺鼻的气味。
这种天气能户外晨练吗?
当心,“雾气”很可能是雾霾,雾霾天不建议户外锻炼。
PART01
雾霾从何而来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叫雾。
雾霾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主要包括土壤粒子、森林火灾、火山爆发以及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等;人为源主要有工业生产、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垃圾燃烧、生物质燃烧以及农业废物等。其中,人为源是雾霾形成的主因。
PART02
为何秋冬季节雾霾频发
气象条件是导致秋冬季雾霾频发的重要外因
1. 秋冬季气象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静稳、逆温或高湿,近地层空气流动性较弱。
2. 进入采暖季污染排放量增大,污染量排放也明显提高。
3. 秋冬季节冷空气活动减少,降水日数偏少,这些因素有利于雾和霾的形成。
雾霾对健康的危害:
1.呼吸系统
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钟南山院士曾指出,“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他强调,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2.心血管系统
雾霾天还是 “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此外,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易感到胸闷。潮湿寒冷的雾和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
科学防护指南:
1.户外防护
佩戴口罩是减少雾霾吸入的有效方法,建议选择N95等防护效果更佳的口罩。
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尽量缩短户外停留时间,并选择乘坐交通工具,减少步行。
佩戴防护镜有助于减少眼部对颗粒物的直接接触,保护眼睛;穿着长袖衣物可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佩戴口罩是减少雾霾吸入的有效方法,建议选择N95等防护效果更佳的口罩。
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尽量缩短户外停留时间,并选择乘坐交通工具,减少步行。
佩戴防护镜有助于减少眼部对颗粒物的直接接触,保护眼睛;穿着长袖衣物可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2.室内防护
使用空气净化器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应选择具备高效过滤功能的产品,并定期更换滤网。
适当的室内通风也很重要。可定期短时间打开窗户,有助于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应避免在雾霾浓度高时长时间开窗。
注意饮食调节,多饮水,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使用空气净化器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应选择具备高效过滤功能的产品,并定期更换滤网。
适当的室内通风也很重要。可定期短时间打开窗户,有助于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应避免在雾霾浓度高时长时间开窗。
注意饮食调节,多饮水,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