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别光着头出门!医生急提醒:5个保暖细节做好,少感冒少遭罪
发布时间:2025-11-20 23:10 浏览量:2
上周降温那天早上,我在小区门口碰到遛弯的张大爷,他裹着厚棉袄、蹬着棉鞋,脑袋却光溜溜的,耳朵冻得通红。我赶紧喊他:“大爷,这么冷的天咋不戴帽子?小心冻出毛病!”张大爷摆摆手:“没事,我打年轻就不戴帽,身子骨硬朗着呢!”结果才过两天,就听说张大爷在家头疼鼻塞得起不来,血压也飙上去了,儿子赶紧送他去社区医院,输了三天液才缓过来。
社区医院的内科王医生跟我说,这几天接诊的感冒、头疼患者里,有一半都是因为冬天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头部血管密、皮肤薄,散热速度是身体其他部位的3倍,光着头出门,寒气直接往身体里钻,不光容易感冒,还可能诱发高血压、颈椎疼这些老毛病。”今天就结合我身边人的真实经历,再加上王医生的专业建议,把冬天出门的5个保暖要点说透——不管是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照着做就能少遭罪,平平安安过冬!
1. 帽子是“刚需”,材质选对才管用,别只看款式
冬天出门戴帽子不是“爱美”,是刚需!王医生说,戴一顶合适的帽子,能挡住头部60%的热量流失,就跟给脑袋穿了件小棉袄似的。但很多人选帽子只看好不好看,忽略了材质,其实选不对还不如不戴。
我去年就踩过坑,跟风买了顶网红化纤帽,看着挺时髦,戴了没两天就觉得头皮痒得难受,而且一点不保暖,风一吹就透,走在路上脑袋还是冻得发疼。后来王医生建议我选羊毛、羊绒或者纯棉材质的,这些材质透气又锁温,还贴合头皮。我换了顶浅灰色羊毛帽,才发现是真舒服——出门走半小时,耳朵和脑袋都是暖乎乎的,再也没冻得头疼过,而且透气性好,戴半天也不闷汗。
给老人和孩子选帽子,还有两个小讲究:一是松紧度要合适,别太紧勒得慌,也别太松一刮风就掉;二是尽量选带耳罩的,尤其是老人,耳朵末梢血液循环差,最容易受冻。我奶奶今年78岁,之前总说戴帽子闷,去年我给她买了顶带可拆卸耳罩的羊绒帽,她戴了之后跟我说:“这帽子好,耳朵不冻了,出门遛弯能多走半小时,还不压得慌!”王医生特意提醒,过敏体质的人千万别选化纤、塑料材质的帽子,不仅不保暖,还容易产生静电,刺激头皮,越戴越痒。
2. 脖子别“露缝”,围巾围对不添堵,挡住冷风是关键
很多人戴了帽子,却忘了脖子,其实颈部是“衔接”头部和身体的关键,有不少重要血管和颈椎,寒气从脖子钻进去,比头部受冻还危险——轻则引发颈椎疼、感冒咳嗽,重则可能加重老寒腿、关节炎。
我同事小李就是个例子,她冬天爱穿高领毛衣,总觉得“高领能挡风,不用围围巾”。上个月降温那几天,她下班路上没围围巾,风从高领缝隙里灌进去,当天晚上就开始咳嗽,第二天早上起来脖子僵硬得抬不起来,转个头都疼。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颈椎受凉引发的肌肉劳损,让她贴膏药、少低头,折腾了快两周才好。现在她每天出门,不管穿什么都得围条围巾,还总跟我们说:“真是吃一堑长一智,脖子保暖太重要了!”
王医生说,冬天出门,围巾和帽子是“黄金搭档”,材质选羊毛、纯棉的就行,透气又保暖。围围巾也有小技巧:别裹得太紧,不然会压迫颈部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反而头晕不舒服;也别太松,要把脖子和衣领之间的缝隙挡住,避免冷风钻进去。我现在出门都习惯围一条薄羊毛围巾,松松地绕两圈,既能挡住冷风,又不影响呼吸,连带着后背都觉得暖乎乎的。
3. 耳朵鼻子别“裸奔”,小配件解决大问题,防冻疮防鼻炎
耳朵和鼻子是头部最容易受冻的部位——这两个地方皮肤薄、血管细,热量留不住,而且神经末梢丰富,受冻后不仅疼,还可能引发冻疮、鼻炎,尤其是孩子和老人,抵抗力弱,更要注意。
我邻居家的小朋友乐乐,去年冬天总爱光着头跑出去玩,大人喊他戴帽子也不听。没过多久,他的耳朵就冻得通红,后来起了冻疮,又红又肿,碰一下就哭,晚上睡觉还痒得睡不着。医生说,冻疮一旦形成,来年冬天特别容易复发,必须提前防护。现在乐乐妈妈每天出门前,都会给他戴上带耳罩的帽子,再套上一个薄薄的纯棉鼻罩,乐乐自己也知道:“不戴耳罩耳朵会疼,鼻罩能挡住冷风,不流鼻涕。”
王医生建议,容易冻耳朵的人,除了戴带耳罩的帽子,还能备一副耳套,小巧方便,出门戴上,耳朵就不会受冻了;鼻子敏感、容易流鼻涕的人,可以选薄款纯棉鼻罩,既能保暖,又不会闷得喘不过气,还能挡住灰尘和冷空气,减少鼻炎发作。我自己有过敏性鼻炎,去年冬天试了鼻罩之后,明显感觉流鼻涕、打喷嚏的次数少了,出门再也不用总揣着纸巾了。
4. 头发别“湿漉漉”出门,吹干再走,避免寒气“钻头皮”
很多人早上赶时间,洗完头不吹干就出门,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头发少,吹不吹无所谓”,其实这是特别危险的习惯——湿漉漉的头发会带走头皮大量热量,寒气直接透过头皮侵入体内,不仅容易头疼,还可能引发偏头痛、感冒,女性还可能出现痛经。
我表妹就因为这个遭过罪,她去年冬天总爱早上洗头,洗完用毛巾擦两下就去上班。有一次降温,她没吹头发就出门,骑电动车走了20分钟,到公司就觉得头疼得厉害,还恶心想吐,趴在桌子上缓了一上午都没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风寒头痛”,就是因为湿头发受冻导致的,让她喝了姜汤,还叮嘱她以后洗头必须吹干再出门。现在她再忙,都会花5分钟把头发吹干,尤其是发根,再也没因为湿头发出门头疼过。
王医生提醒,冬天洗头最好选在中午,这时候气温高,头发容易吹干;早上洗头一定要用吹风机吹干,尤其是发根部位,别只吹发梢,不然头皮还是湿的,出门照样受冻;晚上洗头也要吹干再睡觉,不然寒气会透过头皮进入身体,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5. 不同人群“对症下药”,保暖不盲目,舒服才管用
冬天保暖不是“越厚越好”,不同人群体质不一样,保暖方式也得调整,盲目穿得太厚,反而可能因为出汗多、吹风后受凉,得不偿失。
王医生根据不同人群,给了具体建议:
• 年轻人:体质好,不用穿得太厚,选轻便保暖的材质就行,比如羊毛帽、薄围巾,重点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因为爱美露着脑袋和脖子;
• 老人:血液循环慢,抵抗力弱,除了戴帽子、围围巾,还可以备一副薄手套,出门的时候戴上,避免手部受冻,而且帽子和围巾的材质要选柔软的,别太硬,避免摩擦皮肤;
• 孩子:活泼好动,容易出汗,选帽子和围巾要选透气吸汗的纯棉材质,别选太厚的,不然孩子跑跳出汗后,汗水浸湿衣物,反而容易受凉。另外,孩子出门可以戴一顶稍微宽松的帽子,方便散热,不会闷得满头大汗。
我姑姑今年80岁,我给她买的帽子是纯棉内里、羊毛外层的,既保暖又柔软,围巾也是轻薄的羊毛材质,她戴了之后说:“不压脖子,也不闷,出门走一圈,脑袋、脖子、手都是暖的,舒服得很。”
最后总结:冬天保暖,“头部”是关键,做好5点少生病
其实冬天出门保暖,只要抓住“头部”这个重点,做好这5件事,就能有效减少感冒、头疼、冻疮等问题:
1. 出门必戴帽,材质选羊毛、羊绒、纯棉,老人孩子优先选带耳罩的;
2. 围巾别落下,围得松紧适度,挡住脖子和衣领的缝隙;
3. 耳朵鼻子做好防护,耳套、鼻罩按需备,避免“裸奔”受冻;
4. 洗头后务必吹干,尤其是发根,别湿着头发出门;
5. 不同人群选对保暖方式,不盲目追求“厚”,舒服保暖才管用。
冬天天气冷,做好保暖不是“娇气”,而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咱们把这些小细节做到位,就能健健康康过冬,少去医院、少遭罪。如果身边有不注意头部保暖的朋友或家人,赶紧把这些方法分享给他们,一起做好保暖,平安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