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门店证实,年底撤柜!知名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很多昆明人都
发布时间:2025-11-21 00:48 浏览量:1
你是不是觉得内衣市场越来越难搞了?去年到今年,很多熟悉的品牌都在在中国“说再见”了。比如黛安芬这个德国老牌,今年底要退出中国市场了。明明早几年还挺红的,结果几年下来,突然就没声音了。到底怎么回事?是真的因为市场变了,还是品牌自己没跟上脚步?
黛安芬其实挺早就进入中国市场的,从1979年开始,钢圈内衣曾经很火,要知道,那时候它占了中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可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更喜欢无钢圈、舒服的,而黛安芬的产品线还依赖钢圈,这其实就是死穴。再加上渠道倚重传统,专柜、百货都占比很高,而线上市场被国产品牌抢了个遍。2024年时,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1%。
更大问题在于,母公司明年就要调整战略,把资源投向欧洲和东南亚,想要减轻在华的亏损。其实外资品牌的挣扎,大家都看得见。中国年轻人更在乎舒适、性价比,而不是高价钢圈内衣,国产品牌心思细腻,懂得搞“国潮”甚至玩出科技感。而黛安芬就是没能换个策略,把手触到线上,产品也要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结果,只能“望洋兴叹”。
有人会说,留不住市场,退出也是早晚的事。但其实,这次退出折射出的问题更深。外资的品牌挤不进中国年轻用户心里,还是因为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不够。不像国产品牌,能玩转年轻人的节奏,懂得打造“打动人心的品牌”。中高端功能性内衣其实还有空间,科技跟上了,适合运动、塑形这块还能大做一波。问题是,外资要不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套路了?
这次黛安芬的下场,提醒其他品牌,要跟上年轻化和数字化潮流,否则只会越走越远。其实不只是它,会不会是一个起点,掀起一波品牌的“革新”?说到底,市场在变,留给老牌的时间不多了。品牌是不是得换个思路,走“本土化、科技化”,才能不被市场抛弃?这可能就是新时代里的“生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