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超市脱衣证清白,只剩内衣裤时警报仍在响,老板身份被扒
发布时间:2025-11-19 18:58 浏览量:2
是什么逼得一个60多岁的老人,需要脱衣服自证清白,可是浑身上下脱的只剩下内衣裤了,警报还在响!
这位“被欺负”的老人又是谁的父亲?谁的丈夫?
这不是什么极端行为艺术,而是安徽巢湖柘皋镇一家超市里真实发生的一幕。
明明付了钱的老人,为啥要靠脱衣证明自己没偷东西?
事情发生在11月9号上午,外边下着小雨,天已经挺凉了。
大爷是一个很勤劳的人,他平时就很喜欢买菜做饭什么的,今天上午,他照例去超市买菜,就等着中午给家人做点饭。
老人嘛,比较节省,所以就买了一点素菜,连肉都舍不得买,就买了一把青菜,想着中午吃点面条,所以还买了一袋面粉,和几个土豆。
这几个菜加起来一共是20多块钱,别小看这点菜,能做好几顿饭呢!
谁能想到,这再平常不过的购物,会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丢尽脸面。
刚抬脚跨过超市出口的安检门,“嘀嘀嘀 ——” 的警报声突然撕破了超市的热闹,尖锐得让人耳朵发紧。
店员们一听见门口的警报声音响了,不管是在干啥的都不干了,都齐刷刷的走到大爷跟前,并且用那种很怀疑的眼神盯着大爷。
周围那些买东西的人也不买东西了,全部都盯着大爷看,大爷本来光明磊落的一个人,现在被这么多人围观者,都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甚至还有人举着手机对准张大爷拍,议论声嗡嗡地涌过来:“看着挺憨厚的老人家,不像会偷东西的呀”“会不会是哪个商品的标签没消磁?”
这些话像一块块小石头,沉甸甸压在张大爷心上。他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想说点什么却半天挤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为了证明自己没藏东西,张大爷咬咬牙往前挪了两步,想再走一次安检门试试。可脚刚碰到安检门的边缘,那刺耳的警报声又 “嘶吼” 着响了起来,比之前还急促。
大爷没办法,慌忙把布袋子往地上一放,“哗啦” 一下全倒了出来,袋子里只有一些蔬菜,并且还有购物小票,但是店员们并没有罢休。
他们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大爷,大爷明白了,这是在说自己会不会把东西藏在身上呢!
毕竟现在秋冬天,身上穿的东西多,要是真的有人想藏点什么,也是可以的。
虽然围观的群众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好像所有人都认定了大爷偷偷把东西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
围观人的眼神,包括店员的眼神,彻底激怒了张大爷。活了六十多年,在村里镇上都是有口皆碑的老实人,啥时候受过这种冤枉?众目睽睽之下被当小偷,委屈和愤怒一下子涌了上来。
"我没偷!真没偷!"他声音发颤,突然抬手就解外套扣子。
目击者李大姐说,当时俩店员就站旁边,既不拦也不劝,就眼睁睁看着。
实在是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清白的大爷,只能开始一件一件地脱自己的衣服,外套脱了,裤子脱了,坎肩脱了,最后秋裤都脱了。
最后大爷都无奈了,问店员,内裤用不用脱?我现在就脱给你看。
看见大爷已经脱了个精光,还是没有找到东西。店员尴尬地摆摆手:"算了算了,你走吧。"
好家伙,人家的衣服脱完了,脸丢尽了,一句轻飘飘的算了,就想把这件事情揭过去?
深秋的寒意早把他冻得浑身发抖,穿衣服的手都打颤,可他死死堵着出口:"不能就这么算!我活了一辈子没被当小偷过!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
大爷实在是太冤枉了,这件事也不能这么算了,所以就找了帽子叔叔。
帽子叔叔来了之后调监控、问证人,事儿很快查清楚了。帖子发到网上后,评论区直接炸了。
有网友怒怼店员:"设备响了不先查机器,上来就怀疑顾客,脑子进水了?"
还有人骂超市管理:"开八年超市,安检门老化不知道修?员工没培训就上岗?"
更多人疼惜老人:"老一辈最看重名声,这冤枉比打他一顿还难受!"
其实这种"设备背锅,顾客受辱"的事儿,真不是第一次发生。
去年武汉有个阿姨逛超市,安检门响了之后,店员硬说她拿了没结账的牙膏,搜了包又搜身,最后才发现是阿姨口袋里的钥匙串引发的误报。
阿姨气得住院,超市最后赔了医药费还公开道歉。
还有北京的张先生,在商场过安检时,因为腰带扣引发警报,保安上来就拽他腰带,说他想"蒙混过关",最后闹到派出所,商场保安部经理亲自上门道歉。
同样是设备误报,有的超市把顾客逼到脱衣自证,有的却用尊重化解危机,这差距就在"服务意识"四个字上。
零售业数据显示,超市安检门误报率大概15%,电子标签干扰、金属物品都可能引发警报。
这就要求店员得有基本的应急能力,先排查设备再沟通,可偏偏有些从业者,把顾客当潜在小偷,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
就像这次的超市,开了八年,设备老化不检修,员工上岗不培训,出事儿了才想着和解,早干啥去了?
有人说张大爷脱衣自证太冲动,可换个角度想,老一辈人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在众人围观下被反复质疑,那种绝望谁能体会?
但这里必须提醒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学张大爷伤害自己。
店员没执法权,无权搜身或要求你脱衣自证,直接拒绝并报警,用法律维护尊严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11月11号,警方通报说双方和解了,超市承认设备老化、员工处置不当,承诺检修设备、加强培训,张大爷接受了道歉。
可这事儿留下的思考远没结束。服务行业的核心是什么?是卖商品赚利润吗?不全是。
更重要的是传递尊重。顾客走进店里,买的不仅是东西,更是一份安心和体面。
希望这起事件能给所有服务行业敲个警钟:设备要定期检修,这是底线;员工要好好培训,这是责任;把顾客当人看,这是根本。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尊严,遇到不公别忍气吞声,也别极端冲动。
毕竟,真正的文明消费环境,从来不是靠某个人的妥协换来的,而是商家守规矩、顾客懂维权,彼此多份理解和尊重才能实现。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你遇到安检门误报被怀疑,会怎么处理?你觉得超市该怎么赔偿老人的精神损失?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