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气血不足?

发布时间:2025-11-21 19:58  浏览量:3

受访专家: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二科主治医师 王翠敏

问:一到秋冬,好多人都被“手脚冰凉”缠上,穿再厚、搓再久都没用,老辈人常说这是“气血不足”导致,您认为这话对吗?

答: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不全准确。确实很多人手脚凉和气血相关,但不能只归咎于“气血不足”,需结合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两方面看,才能搞清楚背后的原因,也能及时发现它藏着的健康预警,不能一概而论。

问:那为啥一冷,手脚就凉得像冰块?

答:其实这是咱们身体的“自我保护”,跟“资源分配”有关。秋冬寒气一刺激,身体就会优先保证心、脑、内脏这些核心器官的温暖,毕竟这些器官不能受冻。这时候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指挥皮肤、手脚末梢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相当于给这些末梢“关了部分门”,减少血液供应——血液带着热量,得先紧着核心器官用。手脚是离心脏最远的末梢,血液和热量供不上,自然就先觉得凉了。

问:是不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手脚冰凉?比如女生、老人,好像这类人群反应更明显。

答:没错,这几类人确实是“高发人群”。首先是女性,肌肉量本身比男性少,而肌肉是主要的产热组织,再加上雌激素会随生理周期变化,影响血管的舒缩,手脚凉的情况就更常见;然后是体型偏瘦的人,皮下脂肪太薄,就像没穿“保暖衣”,热量留不住,一冷手脚就冰;还有老年人,年纪大了之后,基础代谢变慢,血管弹性也弱了,调节血液循环的能力下降,血液难流到手脚;最后是低血压人群,血压不够“劲”,没法把血液稳稳送到末梢,手脚自然也暖不起来。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qKKUgOS4

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是否会加重这个问题?

答:中医看手脚冰凉,核心就是“气血”二字,讲究“气血同源”——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就像火车头,血液是“载体”,装着热量和营养,俩者缺一不可;而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负责造气血,肝气则管着疏泄,保证气血能顺畅跑遍全身。

至于现代人的习惯,确实很多都在“拖后腿”。比如饮食不节,天凉了还总吃冰奶茶、冰水果,顿顿暴饮暴食,把脾胃伤了,气血就造得不够;再比如久坐少动,上班坐一天、下班瘫沙发,加上平时烦心事多、情绪郁结,气机就堵了,气血流不动,全堆在半路;再叠加秋冬本身的“寒邪凝滞”,这三重因素凑在一起,手脚不凉才怪。长期这样气血瘀滞,还会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女性容易痛经、经血带血块,中老年人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

问:怎么判断自己的手脚冰凉是“换季正常反应”,还是需要警惕的“病理性信号”?出现哪些情况必须及时去医院?

答:其实很好区分,要是出现这几种情况,就别再“忍忍就过”,赶紧就医。第一,手脚冰凉突然加重,或者只有单侧凉,还伴着指趾一会儿苍白、一会儿青紫,要警惕雷诺综合征;第二,穿再暖、捂再久,手脚还是凉,同时没力气、头晕、面色苍白,可能是贫血;第三,不光手脚凉,还特别怕冷,体重莫名增加、皮肤干燥,还总犯困,得查查是不是甲减;第四,手脚凉的时候,还跟着麻木、刺痛,可能是神经病变;第五,手脚凉+走几步就腿酸、得歇会儿(也就是间歇性跛行),手脚破了伤口还总好不了,要警惕外周动脉疾病;第六,要是再加上关节肿痛、身上长皮疹,可能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这些情况都别拖,及时找对应科室就诊。

编排:健康河北官微

健康河北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