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内衣巨头深夜“跑路”!一代人的青春没了
发布时间:2025-11-22 06:38 浏览量:3
⚡突发撤离
11月21日深夜官宣:2025年12月31日起,黛安芬全面停止中国大陆运营
【核心事件】11月21日,德国百年内衣品牌黛安芬(Triumph)中国子公司突然宣布:自2025年12月31日起全面停止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运营。线上渠道将于12月5日24:00前全部关闭,线下门店最迟12月31日22:00停止营业。消息一出,网友炸锅:"我的第一件钢圈内衣就是黛安芬的!"
撤离时间表
12月5日:淘宝、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全面停服
12月10日:微信小程序售后服务终止
12月31日:全国线下门店最后营业日
2026年1月1日:中国大陆市场彻底归零
败走三大真相
1. 产品代沟: 当中国消费者从"塑形"转向"舒适",黛安芬仍死守钢圈内衣。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无钢圈内衣占比已达68%,而黛安芬市场份额不足1%。
2. 价格硬伤:200-800元的定价,比本土品牌均价高出30%。当ubras用5年做到20亿年销售额时,黛安芬还在坚持"德国品质"的高溢价。
3. 渠道滞后:线下门店租金高企,线上转型缓慢。当新锐品牌用抖音直播单场带货千万时,黛安芬的线下专柜门可罗雀。
消费者记忆杀
"高中时妈妈给买的第一件品牌内衣就是黛安芬"——这样的感慨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从2001年"梦醉霓裳桥"巡演30城200场演出,到2025年黯然离场,这个曾是中国女性"内衣启蒙"的品牌,最终没能熬过本土新锐的冲击。
外资撤退潮启示
从美妆到汽车,从内衣到芯片,2025年已有超50个外资品牌收缩中国业务。不是中国市场不行了,而是不懂中国的品牌不行了。当Z世代用"悦己"替代"塑形",当直播电商重构消费路径,所有国际品牌都面临灵魂拷问:是要全球标准,还是要中国速度?
灵光一闪
黛安芬的离开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