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做羽绒,保暖赛鸭绒!鸡界“珍珠”从非洲定居湛江
发布时间:2025-11-26 12:26 浏览量:1
灰底白斑、体态优雅,全身都是宝;科研赋能+特色养殖,托起农户"致富梦"……
珍珠鸡。李美华 摄
在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龙腾村,一排排标准化养殖棚舍整齐排列,棚内一群群羽毛灰底白斑、体态优雅的珍珠鸡正悠闲踱步。养殖户吴老板看着这些"致富宝贝",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养了五年珍珠鸡,从育苗到出栏全靠科技撑腰,现在销路遍布全国,羽毛和鸡肉都成了香饽饽!"
吴老板和他的珍珠鸡们。李美华 摄
这颗来自非洲的"珍珠"
如何在南海之滨熠熠生辉
就让发布君带大家一探究竟
01
科研领航,筑牢产业根基
珍珠鸡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广东海洋大学杜炳旺教授及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的科研深耕。
杜炳旺教授在和团队成员对珍珠鸡进行抽样检查。欧其伟 摄
自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获批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种经济动物共享子平台-珍珠鸡保种场"以来,杜教授团队便开启了珍珠鸡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系统性研究。
同时
团队还在珍珠鸡分子性别鉴定
人工授精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解决了传统养殖中性别分辨难
自然交配受精率低等难题
为养殖户筑起坚实的技术防线
02
水土相宜,特色养殖落地生根
依托广东海洋大学的科研成果,湛江经开区成为珍珠鸡养殖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充足日照、优良水质、沙质土壤……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完美契合珍珠鸡的生长需求。
珍珠鸡生活在沙质土壤中。
在龙腾村的万卓养殖专业合作社
吴老板的养殖基地已形成
规模化、标准化模式
年育苗量达1万只以上
珍珠鸡苗。受访者供图
“鸡苗培育我现在能做到九成九的成活率,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吴老板介绍,在杜炳旺教授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合作社掌握了精准的温湿度控制、饲料配比等育苗关键技术,幼苗期一个月即可达到稳定生长状态。针对珍珠鸡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合作社采用分段养殖策略,100天完成第一次拔毛,150天第二次拔毛,200天第三次拔毛后出栏,实现了养殖效益最大化。
03
全身是宝,多元价值激活市场
珍珠鸡为何如此受市场青睐?
答案是:全身都是宝!
羽毛价值高
第一次拔毛每只平均能卖12元,第二次17元,第三次19元,单只毛收入近50元!其绒毛保暖性优于鸭绒,是高端羽绒服的优质原料;翅羽则用于制作精美工艺品,供不应求。
珍珠鸡羽毛用途多样。
肉质鲜嫩健康
批发价稳定在12元/斤,年后北方市场缺货时,价格可升至14-16元/斤。吴老板的产品远销上海、浙江、湖南、河南及广东各地,"市场需求稳定,基本不愁卖"。
珍珠鸡肉。
产蛋潜力大
优质珍珠鸡蛋市场售价达5元/个,20个起售。广东海洋大学团队还研发了珍珠鸡与普通鸡远缘杂交技术,已获发明专利,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新路径。
如今,珍珠鸡养殖已成为湛江经开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以前养其他家禽总担心技术不过关,自从跟着杜教授及其团队学养珍珠鸡,不仅风险降低了,收入也翻了几番。"吴老板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养殖户的心声。
受访者供图。
通过"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珍珠鸡养殖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更让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一颗"珍珠",点亮一方产业
科技赋能,激活乡村动能
珍珠鸡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之路
正是湛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