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爷爷”送娃上学走红,造型太别致,网友:这条街最亮的崽

发布时间:2025-11-26 19:38  浏览量:1

每天早上送娃上学的家长都懂,冬天的冷风跟小刀子似的,吹得孩子缩脖子跺脚。

尤其是双职工家庭,没法亲自接送,把娃交给老人带,心里总免不了惦记。

但最近一位爷爷的做法,让无数家长破防了。

这位爷爷的孙女,因为爸妈工作忙,从小就跟着他生活。

天气转冷后,爷爷每天骑自行车送孙女上幼儿园,看着孩子裹着厚棉衣还忍不住搓手,心里别提多着急。

他不会开车,也不想让孩子遭罪,就琢磨着自己动手做个挡风的东西。

爷爷找来了结实的硬纸板当骨架,前面用透明塑料片做了块“小窗户”,让孙女能看清前面的路,周围又用防水的厚布料包起来,缝得严严实实。

做好的小斗篷往孩子身上一罩,上半身全裹住了,风刮不进,雨也淋不到。

孙女坐在自行车后座,稳稳当当的,还能透过塑料片看路边的风景,别提多惬意了。

照片传到网上后,网友们都被暖到了,纷纷留言说这是这条街最亮的崽,还有人说这样的隔代亲太让人羡慕。

其实老人带娃,往往比我们想象中更用心,他们没有华丽的装备,却能用最朴素的方式,把对孩子的爱藏在细节里。

不过话说回来,冬天送孩子上学,保暖和安全都是大事。

不管是老人带娃还是家长亲自送,这几个注意事项一定要记牢,以免孩子遭罪。

1、穿暖不穿多

很多家长和老人都觉得,冬天就得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结果孩子一活动就出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就像那位爷爷,没有盲目加衣服,而是做了挡风斗篷,既保暖又不影响活动。

正确的做法是分层穿,内层穿透气的棉质秋衣秋裤,中层穿保暖的毛衣或卫衣,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孩子热了能脱,冷了能加,灵活又舒服。

2、早餐要吃饱才有力气抗寒

冬天早上温度低,孩子空腹上学,又冷又饿,不仅容易冻着,还会影响上午的学习状态。

老人带娃这一点往往做得很好,他们起得早,能给孩子煮碗热粥、蒸个鸡蛋,或者做碗面条,让孩子吃热乎乎的早餐再出门。

家长要提醒老人,早餐别给孩子吃凉牛奶、面包干这些,尽量做温热的食物,搭配点蛋白质和碳水,比如鸡蛋配粥、豆浆配包子,让孩子吃饱吃好。

这样孩子身体有能量,抗寒能力也会强很多,一上午都能精神饱满。

3、出门戴对装备,重点防护关键部位

冬天送孩子上学,帽子、围巾、手套、雪地靴这四样装备不能少。

孩子的头部和耳朵血管丰富,热量容易散失,戴一顶保暖的帽子能减少热量流失,手套能保护小手不被冻僵,围巾能挡住脖子里灌风,雪地靴保暖又防滑,避免孩子摔倒。

就像那位爷爷做的斗篷,其实也是重点防护了孩子的上半身。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这些实用的小装备,老人带娃的时候也能方便使用。

4、路上安全放第一

冬天天亮得晚,路上可能会有雾视线不好,加上路面容易结冰打滑,所以送孩子上学一定要提前出门,别赶时间。

如果是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就像那位爷爷一样,一定要做好防护,给孩子戴头盔,尽量走平坦的路线,避免急刹车。

如果是老人接送,要提醒他们别开快车,尤其是遇到路口和人行横道,一定要减速慢行。

家长可以提前查好天气,要是遇到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就给孩子请假或者晚点出门,安全永远比准时到校更重要。

5、到校后及时调整,避免冷热交替生病

孩子到学校后,教室里面有暖气或空调,温度比外面高很多。

如果还是穿着厚厚的外套容易出汗,等放学出门又遇到冷风很容易感冒。

家长可以告诉老人,送孩子到学校后,提醒孩子把外套脱掉,叠好放在书包里或座位上。

也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帮忙留意,引导孩子根据室内温度调整衣物。

这样能避免孩子因为冷热交替而生病,让家长和老人都放心。

结语

冬天送娃上学,考验的不仅是家长的耐心,更是对细节的把控。

那位爷爷的小斗篷,藏着最纯粹的隔代亲,也告诉我们,爱孩子不一定需要昂贵的东西,用心的照顾才最珍贵。

双职工家庭让老人带娃,是很多家庭的无奈选择,但老人的付出和爱,值得我们感恩。

同时,家长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和老人多沟通育儿常识,统一想法,一起把孩子照顾好。

冬天的冷风再冷,也抵不过家人的温暖呵护。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家人的关爱下,暖暖和和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