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为了订晚报,都找到了大领导
发布时间:2025-11-28 15:50 浏览量:1
寒风起,年未到,又是一年订报时。
每年的11月份,征订晚报成了见面时几乎必谈的话题,也是报社不少员工的“不开心月”。
这份不开心,来自于现实考验。
主要是考验报社职工人脉的广度、深度和硬度,认识的人越多、权力越大、感情越深,订报才会有力度。可以说,与喝酒相比,在此时,订报才真正是检验感情的”试金石“。从与几个单位小负责人聊天了解到,为了订报,有的人真是拼了出去,竟找到了大领导,而目的也仅是为了多订几份报纸。
这份不开心,来自于逆流而上。
这是因为现在不比以前,各类短视频、各类新媒体横行,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晚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再加上目前,许多部门单位也大刀阔斧压缩订阅经费,此时谈订报,无异于逆风而上,给对方出难题。
这份不开心,来自于底气不足。
这是因为在客户明说基本不太看晚报的时候,自己同样也认为现在看报纸的人真的比以前少了,但听到对方这么说的时候,电话这边除了脸红之外,有可能在棉质内衣下面,早早出了一身汗。
这份不开心,来自于力不从心。
都说事在人为,但明明自己语气卑微、语言恳切、语风很柔,三番五次打电话,低下身段摆事理,但仍然打动不了客户,让人不免受挫心冷。面对单位的考核通知,悲伤、叹气,但却无能为力。
这份不开心,来自于价值下降。
这是因为现在媒体多了,人们的发稿渠道多元,找报社发稿的次数也减少了许多,找报社人办事的人也少了,报社员工能提供的情绪价值也打了折扣,开口求人不属于等价交换,总显得中气不足。
所以,每年到了晚报征订的时候,都是报社人比较难受的日子(今年因为合并,或许广电版块也给助力订上一些,但因为广电人对晚报并没感情,所以数量不会很多。)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想说——我们仍然需要《╳ ╳晚报》。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情绪即时化、传播视频化的时代,晚报记者跑遍大街小巷,真实记录城市每一天的呼吸与脉动,不喧哗却有力量,不浮躁却有温度。
所以,多订一份晚报,不仅是帮报社人渡过难关,也是为我们自己,留下一扇看清本地、理解生活、回归阅读的窗。
当然,报纸难订,晚报也有点自身原因,
现在的晚报是有烟火味、有甜味、有香味,但独独缺了众人最喜欢的“辣味”。
说实话,如果不增加点”辣味”,明年的晚报仍然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