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变“毒水”?这种保温杯你可能正在用!
发布时间:2024-12-03 09:48 浏览量:18
气温下降,大家是不是正在购置一些保暖小物呢?其中,保温杯可以说是冬季必备单品,随时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热水,给这个冬天增添了几分小确幸。
但此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购买了大概50种保温杯,检测发现,居然有19款因重金属超标检测不合格!如果不小心买到质量不佳的保温杯,热水可能就会变成“毒水”!
△图源央视新闻,侵删
01-
劣质保温杯的危害
危害一:内胆重金属超标
保温杯的内胆是直接接触水的部分,因此,内胆材质是否合格非常重要。
其中,内胆重金属超标是最大的问题,央视曝光的19款不合格保温杯中就有锰、铬、镍等重金属超标。
△图源央视新闻,侵删 △图源央视新闻,侵删
长期用这样的保温杯喝水,重金属在体内不断积聚,会对肝肾、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
轻则容易引发头晕、头痛、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等情况,重则危及生命。
危害二:低配版配件,释放双酚 A 损害健康
除了保温杯的内胆,还有杯子的很多零部件,比如:内盖材质、密封垫圈、吸管等,这些配件的材质通常都是塑料的,材质是食品级PP、食品级硅胶、PPSU都是可以使用的。
而PC材质的塑料在接触 60 度以上热水时,可能有双酚 A 析出的风险,对人体健康有害。
△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双酚A的危害主要有:
(1)干扰内分泌,影响儿童神经行为发育;
(2)生殖毒性,可能导致性早熟、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3)可能导致代谢异常、增加肥胖风险;
(4)免疫毒性,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那怎么挑选保温杯呢?
02-
怎么选购保温杯
(1)在正规的渠道购买,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知名品牌的产品不一定最好,但它们对产品的要求更严格,制作过程更规范,安全度相对更高,售后处理也有保障。
(2)查看资质。我们在购买时注意查看说明书、标签和产品合格证等是否完整,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特别看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我国针对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已经推出了相关国标:GB 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那这个标识在哪里看呢?有些会在杯身的产品标签上显示,有些在产品的盒子上面,如果都没有,可以在产品说明书上面看,当然也可以直接问客服或销售人员,正常情况下,卖家大都乐意解答。
△图源电商平台,侵删
(3)查看材质。对保温杯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会知道,目前保温杯市场上内胆通常会标注:201、304、316等“代号”,那这些“代号”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
△图源网络,侵删
小远给大家整理了这三个材质的对比,大家可以存好下面这张表——
因此,我们在选择保温杯的时候,在符合国标的基础上,建议选择标注有304、316或“食品接触用”的不锈钢,安全性和耐腐蚀性上更有保障。
上面也提到了,除了内胆材质,密封垫圈、吸管也是不容忽视的配件,材质是食品级PP、食品级硅胶、PPSU都是可以使用的。
不建议购买PC塑料的,这种塑料在接触 60 度以上热水时,可能有双酚 A 析出的风险,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尽量选择包装上标注“不含BPA(双酚A)”的产品。
△图源电商平台,侵删
(4)拿到保温杯实物的时候,打开闻闻,是否有刺鼻的味道。如果是合格的产品,因为使用的材质都是食品级,一般不会有异味。
(5)使用前应先进行保温杯测试。主要测试保温性和密封性:
1、保温性
往杯中注入热水,拧紧盖,3-5分钟后用手触摸杯体,如果没有明显热的感觉,表示保温性能良好,通常保温时间需达到6个小时以上。
2、密封性
往杯中注满温水,拧紧杯盖,倒放一下,再轻微摇晃片刻,看有没有水溢出,如果没有溢出则说明杯子的密封性良好。注意不要剧烈摇晃,小心热水,不要被烫伤哦。
总结一下,保温杯没选对,可能热水进“毒水”出,劣质的内胆和低配的配件都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购买时需要仔细挑选:看渠道、看资质、看材质、闻气味、做测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