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警惕“冬日暖宝”变“烫伤元凶”

发布时间:2024-12-22 12:02  浏览量:2

天气渐冷,手脚冰凉成了很多人的冬日烦恼。于是,暖手宝、热水袋、电热毯、汽车座椅加热……这些保暖神器纷纷登场。但这些看似贴心的保暖装备,可能暗藏“烫伤”的风险——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也叫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是指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一般指44~50℃) 物体所引起的皮肤烫伤。随着温度的升高,损伤程度也会相应加重。这种烫伤与开水引起的烫伤、明火引起的烧伤有所不同,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可能不大,皮损也没开水烫伤那么严重,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发现较晚,创面往往比较深,会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危害不容小觑。

低温烫伤最喜欢“潜伏”在以下场景中:睡觉抱着热水袋、电热毯开一整晚、暖宝宝长时间贴腰腹等敏感部位、泡脚过久过烫、理疗不当、汽车座椅长时间加热等。

低温烫伤易发人群

高龄老人: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老化,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减弱,皮肤对温度的感知变得迟钝。一旦感到烧灼感或疼痛时,烫伤往往已经发生。

婴幼儿及儿童:皮肤娇嫩,对温度的耐受力比成年人差。

特殊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感觉功能障碍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醉酒、昏迷等人群,感觉神经未梢迟钝更容易“躺着中招”。

如何判断被“低温烫伤”了

低温烫伤常呈现“表里不一”的特点,像一个温柔又危险的“杀手”。低温烫伤常发生在与热源长时间接触的部位,特别是下肢,如小腿、足部、脚踝等。创面疼痛感通常较弱,甚至可能没有明显不适,这容易让人低估伤害的严重性。有时可能伴有感觉迟钝、感觉缺失或过敏,有时出现烧灼样疼痛。伤口面积通常较小,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早期表现为皮肤红肿、水泡、脱皮或颜色发白,早期水疱的液体颜色较深,常带有血色,若水疱不慎蹭掉后,基底呈现苍白或暗红色。创面深严重者可能发生深部组织坏死,甚至深达骨骼,形成口小底大烧瓶状;处理不当,伤口可能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低温烫伤的创面愈合缓慢,如果水泡破裂或出现表皮脱落,创面可能长时间难以恢复,甚至形成瘢痕。

皮肤烫伤程度分类

一度烫伤:皮肤发红、轻微肿胀,无水泡,疼痛感明显。

二度烫伤:皮肤出现水泡,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

三度烫伤:皮肤深层受损(脂肪、肌肉、骨骼),呈灰白、焦黑或红褐色,感觉麻木或无痛。

不小心被烫伤了怎么办

如果不慎烫伤,伤者和施救者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首先迅速脱离热源,消除致伤因素,确保安全。接着初步判断烫伤程度,进行紧急处理,并视情况及时送医救治。总结为以下五步骤:冲、脱、泡、盖、送。

轻度低温烫伤通常仅损伤表皮角质层,表现为皮肤局部潮红、肿胀和疼痛。此时可通过冷疗缓解症状。用冷水对创伤面进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冷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持续时间最好20分钟以上,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

若局部水泡形成或表皮破溃,应及时前往医院烧伤专科就诊。就诊前避免涂抹红汞、紫药水等有色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判断创面深度;尽量避免使用油膏,以免清创困难或阻碍热量散发;避免使用酱油、牙膏等土方法,以免加重感染。

如果烫伤的部位穿着衣裤或者鞋袜,应轻轻脱去,不易脱下时用剪刀剪开轻轻褪下,避免疱皮随同衣物一起脱落。在前往医院途中,可用清洁的被单或毛巾包裹创面保护。

确诊低温烫伤后,治疗方式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浅表烫伤患者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定期换药促进创面愈合。对于创面深且严重的低温烫伤,治疗时间及难度都会加大,若局部换药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采用手术方法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根据创面深度、创基血运条件以及患者对外形的要求不同,灵活选用游离植皮、岛状皮瓣及肌皮瓣等方法进行创面修复。

如何防止“冬日暖宝”

变“烫伤元凶”

1. 温度不过热。暖手宝、电热毯温度控制在40℃以下,“暖而不过头”才是王道!

2. 加点“隔热装备” 。不管是热水袋还是暖宝宝,外面加毛巾或衣服隔热,给皮肤多一道保护屏障。

3. 不要太“黏人”。使用取暖设备不宜“熬夜”,热源不要长时间贴在皮肤上,如在进入被窝前,可用热水袋先暖被窝,睡觉前请取出;使用电热毯睡觉前请关闭电源;泡脚时间不要太长,30分钟以下即可。

4. 定时自检。暖手时不妨时不时摸摸皮肤,发现异常及时移开热源。

5. 高危人群需监护。对于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患者等皮肤温度感知障碍者,以及婴幼儿等缺乏表达能力的人员,使用取暖设备时应有专人监护。他人可用手背轻触取暖部位,帮忙感知温度,确保安全。

6. 复温需循序渐进。 如果皮肤因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而冰冷,可先用凉水或温凉水缓慢复温,待肢体感觉恢复正常后再使用取暖设备,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损伤。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