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痛风高发!医生提醒:饮食调整不如做好这一点

发布时间:2025-01-13 10:21  浏览量:2

痛风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通常伴随胆固醇过高、高血糖、肥胖以及代谢症候群等问题。尤其在寒冷季节,痛风发作的风险更大。医生提醒,除了饮食控制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四肢末端的保暖,以避免痛风的突如其来。

根据统计数据,19至44岁的男性痛风患病率高达6%,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年上升。中医师孙毓临指出,痛风的根本原因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尿酸是人体分解嘌呤的产物,若摄入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或尿酸的排泄受阻,都会导致尿酸在血液中积累。

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饱和点时,尿酸结晶会在关节中沉积,触发急性痛风反应,造成关节肿胀、发热、剧烈疼痛,甚至伴随发烧等症状。

痛风的触发因素:饮食是关键

研究表明,大约一半的痛风患者在发作前曾饮用啤酒(占60%),其次是海鲜(18%)和内脏食物(14%)。此外,药物使用、身体疲劳或感染等因素也可能成为诱因。痛风常见的发作部位是大脚趾关节,但也可能出现在手、膝盖等关节,急性发作通常在两周内会自然缓解,发作频率因人而异。

孙毓临中医师强调,痛风与高嘌呤食物的过度摄入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过于油腻、肥甘的食物不仅增加脾胃负担,还可能导致体内湿气滞留,影响气血流通,进而造成尿酸积聚和代谢障碍。因此,治疗痛风时,中医会着重“调理脾胃”和“固肾利湿”,帮助体内达到平衡,提高代谢废物的排出效率。

痛风的中医治疗

在痛风发作初期,关节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种情况通常是湿热痹阻所致,即体内湿气和热邪凝滞在经络或脏腑之间,导致气血不畅,疼痛加剧。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等草药治疗,帮助缓解炎症、促进尿酸排泄,并通过针灸疏通经络,减轻痛感。

对于已经经历过痛风发作或尿酸浓度较高的患者,最重要的任务是查明尿酸升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以及适当运动来帮助恢复正常的尿酸水平。

寒冷天气对尿酸沉积的影响

除了饮食控制,气温骤降也会加剧痛风的发作风险。台北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蔡凯伦指出,寒冷天气使得四肢末端温度下降,尿酸的溶解度降低,进而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腔沉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冬季特别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关节及末端部位。

此外,蔡主任还建议,冬季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缺水会显著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而通过适量饮水,尿酸值通常在3到4天内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专家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帮助体内顺利排出过多的尿酸。

痛风的饮食禁忌:

避免饮酒和含果糖饮料: 酒精和果糖进入体内后会转化为乳酸,干扰尿酸的排泄,并加速尿酸的形成。特别是啤酒,最容易引发痛风发作。咖啡和茶则不受限制。避免摄入过多高嘌呤、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会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在急性痛风发作期,尽量避免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