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植物叶片背面的白色绒状物可以制作彝族非遗火草衣,你认识吗
发布时间:2025-03-09 20:17 浏览量:10
彝族火草衣是彝族民众凭借山间火草植物叶片背面的白色纤维绒毛,历经诸多工序悉心纺织而成的传统服饰。其具备保暖、透气、耐磨等特性,乃是彝族文化的关键象征。
图源见水印
这种火草植物的学名唤作钩苞大丁草,亦称火石花、白叶不翻、小一支蒿、钩毛大丁草等等,属于菊科火石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往往生长于海拔 1800 - 3200 米的旷地、荒坡或者林边草丛之中,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与四川两地。
图源自PPBC
钩苞大丁草的根状茎短粗,或直挺或斜升,常常被枯残的叶鞘所环绕包裹,或多或少地覆盖着白色绒毛,具有粗壮肥硕且长的须根。
图源自PPBC
图源自PPBC
叶基生,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片厚实且质地如革,其上面渐趋无毛,密布着富有光泽的银灰色小腺点。
图源自PPBC
叶片的下面除却叶脉之外,皆被白色的厚实绵毛所覆盖。
图源自PPBC
图源自PPBC
图源自PPBC
钩苞大丁草的花序为头状花序,花葶被蛛丝状绵毛所覆盖,数个丛生或有时单生,坚挺而直立。
图源自PPBC
总苞基部狭而顶部阔,呈陀螺状钟形或圆锥状钟形,略短于舌状花冠。总苞片有多层,一般为4~5层,顶端以及上部边缘带有紫红色。外层苞片相对较小,呈卵状钻形;内层苞片较大,呈卵形或者披针形。
图源自PPBC
图源自PPBC
除了用以制作火草衣之外,多部中医典籍亦有记载,钩苞大丁草的根部能够入药,具备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化瘀止血、消积杀虫等效用,针对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蛔虫症等病症卓有成效。与此同时,现代研究显示,钩苞大丁草蕴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诸如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功效,为钩苞大丁草的药用价值给予了科学支撑。
图源自PPBC
关注我,认识更多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