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摇身一变成“红灯区”!乌鲁木齐涉黄大案曝光,细节不堪入目
发布时间:2025-04-05 14:59 浏览量:1
在动感单车的呼啸声中,在杠铃片的碰撞声里,一群穿着清凉的"女教练"穿梭于器械区。这不是健身行业的创新服务,而是一桩震惊全疆的涉黄大案现场。
近日,十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判决书,揭开了隐藏在健身行业里的黑幕:
因为健身生意不好做,某健身俱乐部办公室被改造成"选秀间",瑜伽垫上摆着价目表,更衣柜里藏着避孕套。主犯张某等人通过"健身会员-特殊服务"的精准转化模式,两年间非法获利23万元。
张某的犯罪布局堪称"商业鬼才":他将380平米的健身区分割成"三重空间"。
外场保留跑步机等基础器械作掩护,中间的私教区设置半透明隔断,最内侧的办公室则被改造成配备情趣沙发的私密包间。
会员卡分设白银(1980元/年)、黄金(3680元/季)、钻石(888元/次)三档,后者实为嫖资套餐。
"我们专门培训失足妇女掌握健身术语。"
据刘某庭审供述,这些女性需熟记"核心训练""柔韧度提升"等专业话术,在指导深蹲、拉伸时故意制造肢体接触。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开发了"体脂率换折扣"的营销策略——顾客出示健身体测报告,体脂超标部分可按比例抵扣嫖资。
李某的收款系统暴露出新型犯罪手段。
警方查获的5个账号中,3个实名认证为"XX运动康复中心",交易备注统一标注"私教课程费"。资金通过12个中间账户流转,最终汇入张某控制的海外虚拟货币钱包。电子记账本显示,高峰期单日完成37笔交易,最贵一单标价2888元所谓"增肌特训"。
案件暴露出健身行业监管缺失:涉案健身房更衣室未设管理员,私教区监控存在盲区,夜间营业至凌晨2点远超备案时间。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健身房默许"美女经济",刻意招聘外形靓丽的女教练,会员续费率与教练颜值挂钩已成潜规则。
"现在看到穿瑜伽裤的姑娘就犯嘀咕。"健身爱好者王女士的感慨道出公众担忧。中国健美协会数据显示,涉黄事件曝光后,乌鲁木齐高端健身房月卡销量下降42%,私教课退费率激增35%。某连锁品牌紧急撤换所有玻璃幕墙,更衣室改为全透明设计。
法院判决凸显三个重拳方向:主犯张某违法所得23万全额追缴,4万罚金创下新疆同类案件新高;提供场所的周某虽仅获利3.2万,仍被顶格判处1年刑期;技术骨干李某因搭建资金通道,量刑参照洗钱罪标准。判决书特别强调:"利用新兴业态实施传统犯罪,社会危害性加倍。"
此案犹如一记警钟:当健身房的汗水味掺杂着铜臭味,当运动内衣变成犯罪掩护,整个行业都该来场"道德大扫除"。正如网友所言:"练肌肉别练歪脑筋,强体魄更要正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