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贵妇遭遇‘寄生虫’保姆:65万彩钻被甩卖,内衣也被‘看上’

发布时间:2025-09-11 15:40  浏览量:3

我是占理儿。

上海的丽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锁在卧室首饰盒里的两枚彩钻会凭空消失。那是她结婚纪念日的礼物,总价65万,平时连碰都舍不得多碰。

6月28日那天下午,她翻遍了梳妆台、衣帽间,甚至床底的收纳箱,最后瘫坐在地毯上盯着首饰盒发呆——锁是完好的,盒子里的绒布衬垫上,原本镶嵌彩钻的凹槽空得刺眼。

“家里进贼了?”老公赶回来时,丽丽的声音都在抖。报警后,警察仔细勘察后确认,这不是入室盗窃,窗户没撬动痕迹,门锁也是完好无损。得出结论:要么嫌疑人有钥匙,要么就是你们自己人干的。

丽丽脑子里“嗡”的一声。钥匙除了一家三口,还有两个钟点工阿姨各有一把。一个李阿姨,另一个是干了6年的张阿姨。张阿姨平时话不多,手脚麻利,丽丽甚至把她当“自家人”,逢年过节还塞红包。

“总不能是张阿姨吧?”老公嘀咕。丽丽也摇头,她想起张阿姨每次来都主动擦灰、整理衣柜,连儿子的玩具都会分类摆好。可警察走前留了句话:“再想想,最近家里有没有少过别的东西?”

丽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警察的话像根刺——她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少了很多进口巧克力,当时以为是儿子吃了也没在意;自己的衣服,包括内容好像也少了一些;最后想到放在玄关的进口餐具,好像少了一套骨瓷咖啡杯。

“不对劲。”夫妻俩对视一眼,决定不动声色。第二天,老公在卧室衣柜顶上装了个微型摄像头,镜头正对着首饰盒和衣帽间。

三天后,监控拍到的画面让丽丽不敢相信:竟然是在家干了6年的张阿姨。

画面里,张阿姨熟练地走进卧室,脱下自己的工作服,从衣柜里翻出一条爱马仕丝巾围在脖子上,又挑了件香奈儿外套往身上套。明明腰围差了一大圈,她硬是吸气把拉链拽到胸口,对着镜子转了两圈,还扯了扯衣角。

试完衣服,她蹲下来打开首饰盒,把十几条项链、手链一股脑塞进塑料袋。最离谱的是,她甚至拉开抽屉拿了件蕾丝内衣塞进包里——而此时,丽丽的儿子正在隔壁房间写作业。

“这哪是钟点工,分明是来进货的!”丽丽气得浑身发抖,立刻联系警察。当张阿姨拎着包准备出门时,被堵了个正着。警察从她包里搜出13件首饰、2件衣服……

审讯室里,张阿姨的供述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她从第2年开始偷东西。一开始只是顺手牵羊——巧克力、洗发水、儿子的玩具、奥特曼卡片,发现雇主丝毫没察觉,于是胆子越来越大。后来盯上了首饰盒,每次偷完就去城隍庙变卖,4年里总共卖了10万多。

“那两枚彩钻呢?”警察问。张阿姨低头搓着手:“我看报纸上说彩钻值钱,就找了个回收的,他说最多给2万,我就卖了。”

2万?丽丽听到这话差点晕过去。她回家一盘点,心彻底沉了:除了彩钻,5块奢侈品手表、3个LV包、12件瓷器餐具全没了。最让她恶心的是,张阿姨连她放在衣柜深处的羊绒大衣都剪了袖子——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大衣太大,她想改小了自己穿。

“我待她不薄啊!”丽丽哭着说。张阿姨每月工资8000,比市场价高2000,逢年过节还送护肤品。有次张阿姨女儿生病,丽丽直接转了5000块让她带孩子去医院。

可张阿姨在法庭上说:“我看她家里东西多,丢几件发现不了,她也根本不在乎。”丽丽对她越好,她越觉得丽丽傻。

这事爆出来后,网上吵翻了。有人骂张阿姨“白眼狼”,有人怪丽丽“太蠢”。但我觉得,这事儿的根子,藏在丽丽那句“算了”里。

最早发现巧克力不见时,老公让她问问张阿姨,丽丽说:“万一不是她呢?冤枉人多尴尬。”内裤少了之后,她安慰自己:“可能是洗的时候掉楼下了,别小题大做。”

甚至有一次,她亲眼看到张阿姨背着自己的Gucci小包出门,张阿姨解释“是您上次送我的大包里裹着的”,丽丽居然真信了——她事后才想起来,自己根本没送过包。

荷兰蒂尔堡大学做过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假装“新同事”,每天把脏咖啡杯放在被试者桌上。如果被试者默默洗掉,接下来桌上会出现更多垃圾;如果直接表达不满,“新同事”会立刻道歉并再也不敢乱放。

人性的试探,往往从你的“没关系”开始。 你以为的“宽容”,在对方眼里可能是“好欺负”;你怕伤和气的“算了”,其实是在给对方递刀,让他一次次突破你的底线。

就像张阿姨,从偷巧克力到偷内衣,从变卖首饰到剪大衣,每一次得手都在验证“丽丽不敢把我怎么样”。直到最后偷彩钻时,她甚至敢在雇主儿子隔壁房间作案——因为她笃定,丽丽就算发现了,也会念及“6年情分”放她一马。

这个事让我想起知乎上一个热搜:为什么越“好说话”的人,越容易被欺负?

有个答主说自己装修时,对工人“掏心掏肺”:项目经理孩子生病,他帮忙联系医院;工人锯短了窗台石,他说“没事,重换就行”。结果呢?工期拖了半年,墙皮开裂、水管漏水,工人还理直气壮,为啥呢?

因为工人认准了东家好说话,丝毫没有敬畏之心。

这个世界的规则很简单:你的态度,决定别人怎么对你。 你把底线摆出来,别人就不敢越界;你把软肋露出来,别人就敢捅刀子。

心理学家张德芬说:“两个个体之间,存在互相吞噬的关系。你无止境地退让底线,反而会被一步步挤压生存空间。”

丽丽要是在第一次发现巧克力不见时就问一句“张阿姨,你看到我那盒巧克力了吗?”,张阿姨可能就不敢有下次;要是在内裤丢失后直接换锁,65万的彩钻也不会打了水漂。

善良从来不是错,但善良没锋芒,就是错。 就像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里写的:“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张阿姨最终被判了5年,退赔10万,但65万的彩钻再也找不回来了。丽丽现在换了锁,辞退了所有钟点工,家里装了3个监控。她说:“不是不信人了,是知道了——善良要给值得的人,底线要留给自己。 ”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把你的宽容当懦弱,把你的信任当筹码。与其事后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早点发现”,不如从一开始就亮出你的底线:我可以对你好,但别想欺负我。

你的“不好惹”,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