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高手,往往都极致简单
发布时间:2025-09-22 17:26 浏览量:1
某天深夜,我刷到一段科技大佬的访谈视频。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T恤,手里拿着汉堡,笑着说:
“我没什么特别的优点,就是脑子比较直。”
弹幕瞬间炸开了锅:“您这叫直?您公司的估值够买半个纽约了!”
但这位大佬说的,却是赤裸裸的真相,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世界拳王的训练计划,其实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沙袋;
顶级程序员的日常,也就三步:接需求、写代码、改bug;
人气摊主的秘诀,更是直白:摊饼、加料、收钱。
这些人真正可怕的地方,不是聪明绝顶,而是能把所有复杂的事情压缩成几个最核心的动作,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做到极致。
他们没有什么玄乎的“修仙秘籍”,只是用最笨的方式,把“复杂”踩在脚下摩擦,直到榨出价值。
高手的本质,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破除“复杂迷信”:99%的花哨只是自我欺骗
某互联网大会上,曾有两个极端对比:
A公司CEO,做了整整98页PPT,从元宇宙讲到脑机接口,最后落脚在一句听起来很牛的口号——“赋能用户价值闭环”;
B公司创始人,上台只讲了三句话:“我们帮一位老太太多卖了300斤红薯,方法是在抖音教她拍‘挖红薯的一百种姿势’。”
三个月后,A公司宣布裁员50%,B公司却拿到了腾讯的投资。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自媒体博主老家表弟开奶茶店的经历。
他先花三万块请“大师”算风水,又买了一个能自动调配口味的AI机器人,结果因为忘记在杯子上印logo,顾客直接当成了蜜雪冰城的平替,生意没多久就垮掉了。
菜鸟总在给问题穿蕾丝内衣,高手直接扒光它看本质。
马斯克造火箭的诀窍,是把“发射失败”改名为“付费测试”;
张一鸣的算法精髓,是让应用比你亲妈更懂你半夜想吃炸鸡;
小区卖包子的王婶,秘诀就是——永远比隔壁便宜五毛钱。
顶尖高手眼里没有“商业模式,只有“怎么把东西放到用户手里,让他们心甘情愿买单”。
简单到变态:高手只留一把刀
有一位私募大佬,他的选股逻辑只有两条:
1.董事长离婚时老婆没分走股权(说明真控制公司)
2.公司食堂比五星级酒店好吃(说明现金流健康)
别人分析财报到眼花缭乱,他就凭这两条,避开了所有爆雷股。
还有一个百万粉知识博主,靠着一句话内容策略起飞:
“选一个用户需求最大的主题,每天换角度去重复讲。”
高手的“简单”,不是粗糙,而是像炼钢一样,把杂质烧掉,只留下最锋利的那一片刀锋。
比如某游戏公司,策划组搞了三个月,设计出“战力-颜值-社交”三维付费模型。
主策看完直接推翻,只留下一句话:“十连抽,送婚纱皮肤。”
结果当月流水翻了三倍。
庆功宴上,主策笑着说:“玩家不想选择,他们只想有人替他们做选择。”
高手就是这样,用最简单的方式直击人性。
残酷的取舍:高手的日程表干净到发冷
观察过一个顶流女主播的日常安排:
早上7点开直播,教同一款素颜妆,坚持了整整478天;
中午只吃鸡胸肉和西兰花,三年没换过;
晚上8点直播卸妆,依然是那套素颜妆。
粉丝说她真实,同行骂她偷懒,直到后来有MCN机构曝光——她试过187种妆容,最终发现素颜妆的完播率是其他的三倍;她吃过42种减脂餐,最后发现鸡胸肉+西兰花最稳。
高手不是没选择,而是提早砍掉了所有错误的可能。
就像围棋大师:新手看到全盘360多个点位头大,高手只盯三个关键气眼;
就像米其林大厨:学徒摆盘摆出梵高星空,主厨却只靠一滴酱汁决定整道菜的成败。
高手的残忍,就在于把世界所有选项都砍掉,只留下最有价值的一条。
执行力像丧尸:把坚持变成呼吸
某脱口秀顶流说过:“我每天写五个段子,雷打不动坚持七年,其中四年半都是垃圾。”
这让我想起某小区健身房的一个“神人”。
每天三点钟,他准时出现,30个引体向上、推50公斤杠铃20组、最后对着镜子摆姿势三分钟。
这套动作,他坚持了11年。
如今他开了抖音账号,粉丝都叫他“人体钟摆精”。
高手的恐怖,不在于有多聪明,而在于他们把最枯燥的坚持,练成了呼吸一样的自然。
村上春树,每天写4000字,写了40年;
梅西,从小到大每天颠球两小时,30年没断过;
街头煎饼摊,每天凌晨四点开火,铁板都磨坏了六块。
他们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把欲望都压缩进日复一日的肌肉记忆里。
警惕“简单幻觉”:偷懒≠极简
某公司有个员工,特别喜欢打着“极简主义”的旗号。
周报三句话:“干了”“在干”“要干”;
开会时只说一句:“我同意张总的意见”;
年终总结直接复制去年,只改年份。
结果,后来优化名单第一位就是他。
理由很直接:“你的工作已经简单到AI都能替代你了,还要你干嘛?”
伪高手把“简单”当借口,真高手把“简单”当手术刀。
前者在给大脑做截肢,后者在给信息做透析。
最后,总结顶尖高手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
新手阶段,觉得什么都要学,什么都重要;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
进阶阶段,被各种复杂的套路迷惑,反而陷入混乱;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
王者阶段,一巴掌拍碎整座山,发现里面其实是块巧克力。
具体操作指南:
1.给大脑装垃圾处理器
每天睡前问自己一句:“今天学的东西能换钱吗?不能就删除。”
2.把目标焊死在视网膜上
像跟踪狂一样死盯着核心KPI,直到融进血液。
3.把自己活成复读机
找到最有效的动作,然后重复到宇宙爆炸。
真正的高手,不是把问题变得简单,而是把自己活成了解决问题的快捷键。
所以,与其收藏一堆“27种时间管理法”“深度思维课”,不如死磕三件事:
找到你领域里最赚钱的那个动作;
每天至少花四小时死磕它;
一直坚持,直到竞争对手怀疑你开了外挂。
记住,在高手的世界里,蝉联冠军的秘诀只有一个——
用最笨的功夫,把最简单的招式,练成必杀技。
作者简介:富叔,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5本新书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或富书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