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战时决断,从征兵到物资,藏在细节里的绝境应对
发布时间:2025-09-27 14:22 浏览量:1
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泽连斯基的举措总围绕“保前线、稳后方”展开,细节里满是战场压力。
征兵上,他不仅将年龄上限提至60岁,还推出“属地征兵责任制”——要求各州市长每月完成固定征兵指标,未达标者将被约谈。为避免逃征,他下令冻结18-60岁男性的护照办理,仅允许因医疗、人道主义原因出境,边境检查站的核查频率提升3倍。
物资保障上,他亲自牵头“武器募捐计划”,在社交媒体公布前线急需的无人机、防弹衣型号,鼓励企业和民众捐赠。针对冬季作战,他要求军工企业24小时赶制保暖睡袋,甚至亲自到基辅兵工厂视察生产进度,强调“士兵的保暖衣和子弹同样重要”。
对外协调时,他的动作更具针对性:得知德国延迟交付防空导弹,他直接与德国总理通电话,用前线医院的伤亡照片佐证需求紧迫性;为争取美国援助,他录制乌军使用美制武器的实战视频,发送给美国国会议员,用“实战效果”推动援助落地。
这些举措看似细碎,却直指要害——当俄军在乌东步步紧逼,每一份兵源、每一件物资、每一笔援助,都是泽连斯基试图为乌克兰争取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