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天渐冷,中老年人记得多吃这5样,应季保暖味道好
发布时间:2025-10-06 07:27 浏览量:1
中秋的热闹与团圆还未完全消散,秋意却已悄然加深,天气渐渐转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个时节合理饮食尤为重要,既能抵御渐起的寒意,又能品尝到应季美食的独特风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5种适合中老年人在中秋后食用的食物,赶紧收藏起来吧。
羊肉:温补御寒之佳品
“要想长寿,常吃羊肉”,这句俗语道出了羊肉的养生价值。中秋过后,气温降低,羊肉性温热,能补体虚、益肾气,是抵御寒冷的理想食材。
中老年人可以将羊肉炖煮成汤,如经典的萝卜羊肉汤。白萝卜与羊肉搭配,萝卜能吸收羊肉的膻味,使汤更加鲜美。羊肉在炖煮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充分融入汤中,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浑身都暖乎乎的。而且,羊肉富含蛋白质、铁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中老年人对抗寒冷的能力。
板栗:健脾补肾的“干果之王”
板栗是秋季的应季美食,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板栗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的作用。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适量食用板栗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可以直接将板栗煮熟食用,香甜软糯,口感极佳。也可以将板栗与鸡肉一起炖煮,鸡肉的鲜美与板栗的香甜相互交融,不仅味道好,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帮助中老年人在渐冷的天气里保持活力。
红枣:补血养颜的天然滋补品
红枣是传统的滋补食材,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中秋过后,人体的气血运行容易受到影响,中老年人适当吃些红枣,可以补充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红枣可以直接食用,每天吃几颗,方便又营养。也可以用来煮粥,比如红枣桂圆粥。将红枣、桂圆与大米一起熬煮,煮出的粥香甜可口,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红枣中的铁元素含量较高,对于预防中老年人贫血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让他们在寒冷的季节里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南瓜:营养丰富的秋季“宝物”
南瓜是秋季的时令蔬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它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作用。
中老年人可以将南瓜蒸熟后直接食用,口感软糯,容易消化。也可以做成南瓜饼,将南瓜蒸熟捣成泥,加入糯米粉和适量的糖,揉成面团后煎制而成。南瓜饼外酥里嫩,香甜可口。南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中老年人便秘问题,而且其热量较低,适合中老年人控制体重。
核桃:健脑益智的“长寿果”
核桃素有“长寿果”之称,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中老年人的大脑健康非常有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可能会逐渐衰退,适量食用核桃可以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可以直接吃核桃仁,每天吃3 - 5颗即可。也可以将核桃与黑芝麻一起磨成粉,冲调成糊食用,营养更加丰富。核桃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让中老年人在寒冷的季节里拥有更健康的心脏。
中秋过后,天气转凉,中老年人不妨多吃这五种应季食物,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为身体增添温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