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霜降:防寒保暖养脾胃,滋阴润燥迎初冬

发布时间:2025-10-24 06:31  浏览量:3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天气渐寒,始降霜雪,冬季的脚步已悄然临近。马鞍山八十六医院提醒您,霜降时节养生,需顺应自然“收”与“藏”的规律,重点在于外防寒凉,内防秋燥,养护脾胃,为健康度过寒冬积蓄能量。

一、防风寒,护关节——保暖是首要

霜降后,早晚温差加大,寒邪易侵袭人体,是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及关节疼痛的高发期。

· 适时添衣: 遵循“薄衣多层”原则,尤其要注意腹部、背部和关节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睡前用热水泡脚,加入少许艾叶或生姜,能有效驱散寒邪,促进血液循环。

· 保护关键部位: 颈部、膝盖、脚踝等部位最易受寒,出门可佩戴围巾、穿长袜,避免穿低领或露脚踝的衣物。有关节旧疾的市民,更需注意局部保暖。

二、润燥邪,养肺阴——补水有良方

虽然寒凉渐重,但“秋燥”仍未完全消退,表现为口干、咽干、皮肤干燥、便秘等。

· 饮食润肺: 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苹果、白萝卜、银耳、百合、芝麻、蜂蜜等。可将雪梨与冰糖、川贝母同炖,制成秋梨膏或直接食用,有极佳的润燥止咳功效。

· 补充水分: 晨起一杯温开水,全天保证足量饮水。不宜过度饮用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三、健脾胃,蓄能量——进补打基础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脾胃功能强健,能为冬季进补打下良好基础。若脾胃虚弱,盲目进补反而会导致“虚不受补”。

· 温养脾胃: 多食性温味甘、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南瓜、山药、红枣、桂圆、牛肉等。推荐山药粥、南瓜小米粥,能健脾胃、补中气。

· 少吃生冷: 避免大量进食生冷瓜果、冷饮及寒凉海鲜,以免损伤脾阳,导致腹痛、腹泻。

四、调情志,缓秋愁——心神宜安宁

“悲秋”情绪在此时容易显现。草木凋零,万物萧瑟,人难免会感到情绪低落。

· 户外运动: 选择天气晴好时,到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多晒太阳。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舒缓情绪,增强免疫力。

· 培养静趣: 听听舒缓的音乐,与朋友谈心,或者进行阅读、书法等安静的活动,有助于收敛神气,保持内心平静。

马鞍山八十六医院始终守护在您身边,愿您顺应天时,科学养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冬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