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安检门误报惹祸!老人脱到只剩内衣,店员竟冷眼旁观?

发布时间:2025-11-12 23:16  浏览量:1

11月9日,安徽巢湖柘皋镇的一家超市里,一位60多岁的张大爷(化名)遭遇了人生中最屈辱的一幕——他被超市店员当众怀疑偷东西,为了自证清白,他不得不一件件脱掉衣服,最后只剩下内衣裤,而超市的安检门仍然响个不停。这一幕被围观者拍下并上传网络,瞬间引爆舆论。

当天,张大爷像往常一样去超市买菜,结账后准备离开时,超市的安检门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店员二话不说拦住他,一口咬定他偷了东西。尽管张大爷出示了小票,甚至倒空了随身携带的布袋,店员仍不依不饶,甚至暗示“老年人偷东西藏得严实”。

在众人的围观下,张大爷情绪激动,开始脱衣服自证清白。外套、毛衣、衬衫……一件件脱下,直到只剩内衣裤,可安检门依然在响。这时,有人提议让其他人试试,结果发现——根本不是张大爷的问题,而是超市的安检设备坏了!

事件曝光后,网友愤怒不已,纷纷指责店员缺乏基本判断力和同理心。更有人扒出,这家超市的老板姓鲍,是个体工商户,经营了8年,却连基本的设备维护都没做好。

最终,在警方调解下,超市承认错误并道歉,双方达成和解。但这样的“和解”真的能抚平老人的心理创伤吗?

事实上,超市安检门的误报率并不低。据统计,由于电子标签干扰、金属物品靠近等原因,误报率可达15%以上。然而,许多超市既不对设备定期检修,也不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一出问题就习惯性怀疑顾客。

更讽刺的是,超市无权强制搜身,店员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人格权。根据《民法典》,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侮辱、诽谤他人。如果张大爷坚持追究,完全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张大爷的反应,反映了许多老年人的无奈。他们这一代人,把名誉看得比命还重,一旦被冤枉,往往选择最直接、甚至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证明清白。但他们可能不知道,法律赋予了他们拒绝搜身的权利,遇到类似情况,完全可以要求报警处理。

这件事暴露的不仅是设备问题,更是服务意识的缺失。超市作为公共场所,本该让顾客感到安心,而不是羞辱。店员的第一反应不该是“抓贼”,而是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再礼貌询问顾客是否有未结账商品。

张大爷的遭遇不是个例,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次都是顾客被迫自证清白,而不是商家先自查问题?

如果你是张大爷,你会怎么做? 是忍气吞声,还是坚决维权?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