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好的“——父母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深夜的叹息
发布时间:2025-11-20 05:43 浏览量:2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总是轻快而温暖:“我挺好的,你忙你的,别操心。”可直到邻居发来一张照片,我才看见她独自坐在阳台上的背影,夕阳拉长了她的影子,手里紧紧攥着那块用了十年的旧手帕,像是攥着一段不愿松开的时光。上周三晚上九点,我照例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接通的一瞬,电视声突然小了,她笑着说道:“正看你爸下棋呢,人多热闹。”可后来妹妹悄悄告诉我,那天父亲根本不在家,他去社区活动室了,母亲一个人守着电视剧,把声音调大,只为让电话里的我听不出冷清。
邻居张姨每天下午都会坐在阳台上,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她说她在看风景,可我知道,她是在等快递员的身影出现在楼下——那是她一天中唯一能和外人说上话的机会。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忙,每次视频都笑着说:“妈,您这日子过得真逍遥。”昨天我给她送了一盘刚出锅的饺子,推门进去时,看见她的手机还停留在和儿子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是三天前她发的:“我挺好的,你注意身体。”儿子只回了一个“嗯”。她没说寂寞,可那未读的对话框,像极了她心里未说出口的期盼。
父亲总说周三早晨的菜最新鲜,所以他雷打不动地去超市。后来我才明白,周三有老年卡折扣,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他穿着我淘汰的旧羽绒服,在视频里却笑着说:“别总给我们买东西,我们什么都不缺。”上个月他生日,我寄了件新外套回去。他天天穿着它去遛弯,见人就笑呵呵地介绍:“孩子买的。”可等我回家整理衣柜时,发现另一件崭新的外套,标签还牢牢地别在领口,整整齐齐地收在内衣抽屉里,像一份舍不得拆封的爱。
李叔家的灯常常亮到深夜。女儿在国外,老伴走了三年,他说开着电视睡觉踏实,其实是怕屋里的寂静太清晰。有时凌晨两点,他还在家庭群里转发养生文章,仿佛这样就能让人觉得他还“有用”,还“热闹”。他不说孤独,可那一盏不灭的灯,照亮的不只是房间,还有他心底那一丝对联系的渴望。
母亲说牙不疼了,可药瓶里的止疼片在悄悄减少;父亲说腿脚利索了,可上下楼时仍要扶着墙,一步一顿;他们总说钱够用,可连一瓶矿泉水都要比三家才买。每次我回家,冰箱总是塞得满满当当——他们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今天炖汤,明天包饺子,后天腌小菜,只为让我多尝几口“家的味道”。临走时,他们站在小区门口挥手,一直挥到我拐过弯,再也看不见。
如今,母亲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把微信步数发到朋友圈。她不在乎走了多少步,只希望孩子们看见后能点个赞,回句话。昨天在公园,我看见一位老人对着手机唱戏,一字一句,认真投入。她女儿在外地,说想听她唱,她就每天录一段发过去。其实她更想看看女儿的脸,听听她的笑声,可她怕打扰,只把思念藏进一段段语音里。
现在,我学会了在周三给父亲打电话,那天他刚用老年卡买了便宜菜,心情最好;我学会了在晚上八点给母亲视频,电视剧刚结束,她正需要一点温暖的对话。每一个说“我挺好的”背后,都藏着不愿让儿女担心的深情,也都藏着一个默默倒数着团圆日子的心。母亲最近主动说:“你教我用手机买菜吧,这样你就不用总惦记我们了。”她学得很慢,却很认真,一遍遍练习下单。我知道,她不是真的想学会网购,而是想让我安心,想让我少一点牵挂。
他们的爱,从不张扬,却从未停止。
- 上一篇:反思亲情:莫让爱失衡
- 下一篇:心血管患者过冬指南:做好这5点,保暖又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