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超市脱衣证清白,只剩内衣裤,后续:警方通报双方和解

发布时间:2025-11-24 06:46  浏览量:1

老人结账被拦,脱衣自证清白,设备故障谁来买单

那天早上,张大爷在安徽柘皋镇的一家社区超市买完东西,拿着小票往门口走,刚到门边警报就嘀嘀响起来,店员没看设备直接拦住他,说他偷了东西,张大爷着急地掏出小票,翻口袋,拿出钥匙和老花镜,可警报还在响,旁边的女店员喊着让他再仔细翻翻,周围有人开始用手机拍这个场面。

这家超市开了八年,街坊们都熟悉它,以前没人说过它不好,但设备老旧得厉害,大家心里都有些意见,只是没人说出来,觉得是小问题,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次事情闹大了,才让人看清楚,不是老人有问题,是机器出了毛病。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519ExxT7

张大爷心里憋着气,就在大家面前一件一件脱下衣服,外套脱掉,毛衣脱掉,衬衣也脱掉,最后只剩内衣站在冷风里头,店员把每件衣服都翻了一遍,什么也没找着,最后轻轻说了一句算了你走吧,可老人不肯走,他说人不能这样被糟蹋清白,他不是怕被人冤枉,是怕别人真以为他偷了东西。

后来有人提议让老人重新穿好衣服再走一次,结果警报又响了,接着一个女店员自己走过去,没带任何东西,警报还是响,这下大家都明白是机器坏了,民警也来了,说设备太久没修导致误报,老人没有问题,但没人逼他脱衣服,是他自己承受不了围观和质疑才这么做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51Rncf2Z

这事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大家议论的焦点不是警报响了,也不是老人脱了外套,而是超市方面既没有人出来道歉,也没有人阻止周围人拍照,更没有人把老人带到安静的地方处理问题,别的超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会带顾客到办公室查看监控、检测设备,最后说句对不起,但这家店什么都没有做,只会反复问老人是不是在身上藏了东西。

这种安检门经常误报,钥匙、眼镜、皮带扣都可能触发警报,但很多小店从不校准设备,也不定期检查,老板为了省钱让机器超期使用,一出问题就让顾客承担责任,员工没受过培训,遇到误会只会盯着人看,像是对方一定有问题。

网友们查了老板姓鲍,这人没犯过事,但街坊们早就对他有意见,都说店员态度不好,结账速度太慢,打印的小票字迹也模糊,这种社区超市基本靠感觉来管理,考核只看货物丢没丢,不管服务质量怎么样,顾客投诉最多的是被怀疑偷东西,这件事比价格和质量问题更常见,只比排队时间少一点。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51TnP6kf

这件事让人最难受的不是机器出问题,而是人心出了问题,机器坏了可以找人修理,人心要是总习惯猜疑别人,谁都有可能被逼到当众脱衣证明清白,超市本该是买东西的地方,不是审问犯人的地方,那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证明自己没偷东西,只能脱光衣服站在那里,这种场面实在叫人看不下去,每个人都该有尊严,不能为了所谓的安全就让普通人遭受这样的侮辱。

周围的人拿出手机拍摄视频,店员没有上前阻止,也没有提供一个私密空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默许了这种行为,大家习惯了先怀疑别人,再去验证事实,最后才考虑对方的尊严问题,可尊严并不是什么奢侈品,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底线,设备会慢慢老化,管理也可能变得松懈,但对他人的尊重,不应该跟着一起消失。

后来有人问起,为什么没人早点说可能是机器出了毛病,因为大家都不敢担这个责任,店员担心被老板责怪,老板害怕赔钱,顾客又怕被旁人围观,结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老人自己处理,脱掉衣服来证明清白,这种逻辑听起来很荒唐,却成了日常中的常见做法。

事情闹大以后,超市没有道歉,也没有更换设备,街坊们照常来买菜,只是没人再提起那件事,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那个清晨的情景还在记忆里,包括那位脱掉衣服的老人,那群举起手机的人,还有那台吱呀作响的安检门,它们提醒我们,有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早就应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