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指南:滋阴保暖防秋乏,轻松运动少辛辣!
发布时间:2025-08-28 01:08 浏览量:6
今天是处暑节气后的几天(2025年处暑具体为8月23日),正处于由热转凉的关键时期。下面为你介绍处暑的特点和养生建议。
“处”含有终止、躲藏之意,处暑即表示暑热即将结束,凉爽的秋季逐渐来临。其特点主要有:
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北方地区可能感受到“秋高气爽”,而南方地区可能仍有“秋老虎”的余威2。空气湿度下降,天气趋于干燥: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万物开始从生长转向成熟和收藏。预防“秋燥”:干燥的气候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问题。注意防风防凉,适时添衣:昼夜温差大,早晚应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肩颈、腰腹部的保暖,避免贪凉受风。警惕“秋乏”: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人体易出现疲倦、乏力等“秋乏”现象。饮食避免过早进补: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骤然大量进补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宜先健脾和胃。莲藕清热生津,止渴除烦,健脾止泻生食清热,熟食健脾。
银耳滋阴润肺可制作银耳羹。水果/干果梨滋阴润肺生食或炖梨汤。
芝麻滋阴润燥可碾碎后食用,吸收更好。饮品/汤羹蜂蜜水滋阴润燥用温水冲泡。
乌梅饮生津止渴,缓解暑热伤阴可适当加冰糖调味。
运动方面,应以舒缓、平稳为主,避免过度剧烈。
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控制强度与时间:运动强度以周身微热、微微汗出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以防阳气外泄。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注意补水:运动前后及过程中都应及时补充适量温水。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安稳度过这个夏秋交替的时节。
信息主要来源于权威媒体发布的处暑节气养生科普,以及中医药专家提供的建议。请注意,个体存在差异,所有建议仅供参考。如有特定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