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冬呼吸道疾病,这两个部位的保暖工作要做好

发布时间:2025-09-23 06:04  浏览量:1

9月22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主题是秋季健康与疾病防治知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科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贾新华介绍,23日将迎来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入秋后,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多发,预防呼吸道疾病,需注重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颈背部及口鼻部位的防护,经常按揉风池、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位,或者进行艾灸,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贾新华说,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明显下降,这种气候转变对人体呼吸系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从生理机制来看,寒冷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纤毛运动能力减弱,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同时,干燥环境使气道分泌物变得黏稠,不易排出,这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医认为,秋属燥金,主收敛,其气通于肺,秋天干燥的气候最容易损伤肺脏,导致肺脏无法发挥调节人体之气的功能,出现干咳、咽痒、鼻燥等症状;冬属寒水,主收藏,冬季寒冷的气候最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使得人体抵御外部邪气的能力下降,给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创造了机会。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常见的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和咽炎等。这些疾病的发生既与环境因素有关,更与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密切相关。

应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呢?贾新华建议,首先要注重防寒保暖,特别要注意颈背部及口鼻部位的防护,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外出时应当佩戴口罩,既是防寒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其次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适当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的空气湿度;在饮食调理方面,应当多食用具有润肺生津、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蜂蜜、萝卜、杏仁等,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玉竹等药材煲汤煮水,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厚味的食物,以避免助燥生热;起居方面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使人体阴阳平衡;运动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较为和缓的项目,既可增强体质,又不会过度耗伤津液。

记者:苏珊 校对:刘恬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