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今晚到!提醒家人:做好“1早睡+3保暖+5饮食”,安稳度秋
发布时间:2025-09-23 12:12 浏览量:1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今早出门裹了件薄外套,才后知后觉:9月23日,秋分真的来了。
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刚好各分12小时,过了今天,北半球天会黑得越来越早,风也会一天比一天凉。老话说“秋分阴阳半,养生别乱干”,想让自己和家人少受秋燥、感冒折腾,这几件事今晚就得安排上。
秋分后“夜渐长、昼渐短”,人体得跟着自然“收阳气”,最直接的就是早睡。
别再熬到11点刷手机了,今晚尽量10点前躺床上——哪怕比平时早半小时,也能帮身体适应“阳消阴长”的节奏。早上也别天没亮就爬起来晨练,等太阳出来、气温稍升再出门,免得受凉咳嗽。
保暖别只加衣服!这3个部位最容易“漏风”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现在降温不是“渐变”是“骤降”,光穿厚外套不够,这3个地方得重点护:
- 头部别露着:头是“诸阳之会”,早晚遛弯、接孩子时,戴顶薄针织帽或棒球帽,比硬扛冷风强,尤其老人和小孩;
- 脚别冻着: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20分钟,觉得不够暖就加一小把艾叶,泡到脚面发红,能防“寒从脚起”;
- 肚子别晾着:晚上睡觉哪怕再热,也得盖条薄被护着肚子,不然凉气钻进去,第二天准拉肚子、胃疼。
秋分最愁“秋燥”——嘴唇干、嗓子疼、皮肤痒,全是燥气惹的祸,吃对了比喝多少水都管用:
1. 多吃“润喉菜”:梨、银耳、百合、山药是“润燥四宝”,煮碗银耳雪梨汤(加一勺蜂蜜更润)、蒸个山药,全家都能吃;
2. 少辣多吃酸:炒菜别放太多辣椒、生姜,换成葡萄、猕猴桃、柚子这些酸味水果,既能收敛肺气,又能解秋燥;
3. 进补别“猛补”:虽说“秋分进补,来年打虎”,但别顿顿吃羊肉、牛肉,选鲫鱼、鸡肉这种平补的,炖个鸡汤、鲫鱼汤,不滋腻还养身;
4. 早餐喝碗热粥:早上别吃凉包子、喝冰豆浆,煮碗小米粥、百合粥,暖肠胃还能补水分,老人孩子都适合;
5. 别忘喝温水:秋燥会偷偷耗水分,白天时不时喝口温水,别等渴了再喝,喉咙才不容易干疼。
秋天运动讲究“收”,不是“耗”。别再像夏天那样跑5公里、跳高强度操,选温和的运动更合适:
- 傍晚跟家人去公园散散步,或者打套太极拳、八段锦,只要微微出汗就行;
- 运动前后记得补温水,别喝冰饮,不然刚暖起来的身子又被“浇凉”。
秋分是季节转换的“分水岭”,养生不用搞复杂,把“早睡、保暖、吃对”这几件小事做好,就能少遭罪。今晚回家记得跟爸妈说“早点睡,脚别露着”,跟孩子讲“明天戴帽子”——一家人一起顺时养生,这个秋天才能过得舒服又安稳。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你最在意的人,一起安稳度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