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住东亚女性的羞耻感》被她们讲成段子
发布时间:2025-09-08 07:55 浏览量:1
小时候我妈把卫生巾藏进衣柜最深处,像藏炸弹。
2025年3月,成都“峨嵋派”专场上,小蝶把那段记忆当段子讲,台下笑到拍大腿,我却在第一排直接哭出声。
原来羞耻也能拿来开灯,照得人睁不开眼。
小蝶出生那天,奶奶听说又是个丫头,当场把鸡汤倒进垃圾桶。
她把这个情节写成“地狱笑话”:
“我奶怕我饿着,提前把汤倒了,这样我就没机会挑食。
”
观众哈哈笑,没人觉得这是家丑,只觉得这是真话。
真话一旦好笑,就没人再让你闭嘴。
小海更狠。
她拿内衣开涮:
“商场最大码是C,我怀疑设计师没见过女人,只见过气球。
”
她说完把无钢圈内衣往空中一抛,像抛一颗手榴弹。
那一刻我懂了,身体不是原罪,尺码才是。
后台我问她们最怕什么。
小蝶说最怕医生。
她160斤,去妇科查痛经,医生只丢一句:
“减到110,怀孕就不疼了。
”
她反问:“我是人还是孵化器?
”
医生没笑,她把这个对话原封不动搬上舞台,观众笑疯。
笑完回家,她把病历撕了,第一次给自己点了奶茶加珍珠。
小海怕的是“自私”。
她讲自己拒绝帮同事加班,回家路上买了束玫瑰,边打车边骂自己贱。
“玫瑰一百二,内疚一整晚,比打车贵。
”
台下女生集体点头,像被戳了同一条暗伤。
原来大家都一样,把别人的需求当圣旨,把自己的当噪音。
她们把最疼的隐私拆成段子,不是为了当英雄,只是为了少疼一点。
观众笑了,她们也笑了,像一起完成一场小型复仇。
笑完散场,没人再觉得月经是脏东西,也没人觉得大码女孩不配穿吊带。
这就是脱口秀最野的地方:它把羞耻翻了个面,变成盾牌。
散场后我刷微博,刷到小海发的视频。
她站在镜子前试穿新到的大码牛仔裤,裤腰能拉到胸口。
她配文:
“今天没减肥,也配喘气。
”
评论区全是女生晒同款,照片里大腿有肉,脸在发光。
我第一次觉得,网络也能开灯。
有人问她们这样讲会不会被骂。
小蝶说骂就骂,反正骂声也是门票。
小海补刀:
“骂得越狠,说明他们听得越认真。
”
我信了。
毕竟连我妈都开始转她们的段子,虽然配的表情包还是中老年玫瑰。
最后一晚,她们把麦克风递给一位观众。
女生说:“我32岁,第一次敢一个人吃火锅。
”
全场鼓掌,像庆祝新生儿。
小蝶在台上补了一句:
“记得点毛肚,七秒刚好,别为了省钱烫老了。
”
我记下这句话,回家就约了闺蜜。
锅底沸腾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羞耻感最怕的不是沉默,是热闹。
灯灭,人散,麦克风收了。
可声音还在空气里晃,像不肯走的酒味。
它提醒我们:
把伤口说出来,就不再是伤口,是地图。
照着走,就能找到出口。
- 上一篇:“秋冻”有讲究,保暖关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