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大幅下降!草莓这些防寒保暖措施得提前安排上了!
发布时间:2025-11-21 08:18 浏览量:2
冬季低温是草莓大棚种植的主要威胁,不同防冻措施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效果差异显著。通过对多组防冻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结合草莓生长对温度的需求,现形成针对性的防冻技术建议,为冬季草莓大棚管理提供参考。
通过对不同低温条件下各器官的受害情况分析,可明确草莓各部位对低温的敏感程度,即抗寒能力由弱到强排序为:
展开状态的花朵>露白的花蕾>幼果>白熟果>绿色花蕾>叶片>根系
其中,花器官的抗寒能力最弱,尤其是处于展开状态的花朵,在-2℃持续1小时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雌蕊严重坏死的情况;而根系作为最抗寒的部位,在上述低温条件下均未表现出明显冻害症状,这与其生长在土壤中、受环境温度波动影响较小有关。
一、不同低温条件下防冻措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不同外界气温下的防冻方案及实际冻害情况,明确各措施的适用阈值与局限性:
1、外界气温-12℃左右:采用“3层膜覆盖+炭火加温”的组合措施,草莓仍出现严重冻害。此温度已超出该组合措施的防护极限,单纯依赖膜覆盖和常规炭火加温无法满足保温需求。
2、外界气温-10℃左右:“3层膜覆盖+适当保温加温”的方案效果显著,草莓基本无冻害发生;但若膜覆盖层数少于3层,即使采取相同的保温加温措施,花器和幼果仍会遭受严重冻害。这表明3层膜覆盖是抵御-10℃低温的关键基础,膜层数量不足会直接导致保温失效。
3、外界气温-8℃左右:采用“2层膜+炭火加温”措施时,草莓均出现不同程度冻害,且冻害程度与用炭量呈明显反比。即炭火用量越多,棚内温度维持越高,冻害越轻;反之则冻害加重,说明2层膜覆盖下,炭火加温的强度直接决定防冻效果。
4、外界气温-6℃左右:对比两种2层膜配套措施,“2层膜+植株覆盖黑地膜”的保温方式防冻效果较差,草莓冻害较重;而“2层膜+柱香烟熏”的方案冻害发生较轻,说明在中轻度低温下,烟熏增温的即时性和局部保温效果优于地膜覆盖。
二、草莓大棚冬季防冻技术优化建议
结合上述效果评估,从棚体加固、温湿度调控、植株防护三个维度,制定分场景、可操作的防冻技术方案:
(一)棚体结构加固:筑牢抗寒防雪基础
以“未雨绸缪、增强抗压”为核心,提前做好棚体加固,预防雪灾坍塌风险。
增设支撑结构:在普通大棚内部,每隔3-5米竖立一根中柱,支撑棚顶横梁;对于宽幅棚架(棚宽超过8米),需额外增加斜支撑(与地面呈45°角),连接棚顶与地面,分散棚架承重压力,提升整体抗压能力。
积雪应急处理:降雪期间,需及时人工扒除棚顶积雪,避免积雪过厚压垮棚架;若积雪较厚难以快速清除,可在棚顶积雪表面撒洒工业用盐,利用盐的融雪特性加速积雪融化,减少棚顶荷载。
(二)棚内温湿度调控:分温级精准防冻
根据外界最低气温,分级采取膜覆盖与加温措施,强寒潮来临时启动应急增温方案,同时兼顾人身安全。
1、膜覆盖分级标准:
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4℃时,采用2层膜覆盖(棚膜+内棚膜),基本可满足保温需求。
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6℃时,升级为3层膜覆盖(棚膜+内棚膜+小拱棚膜),或保持2层膜覆盖,同时配套保温增温措施(如熏烟、加温)。
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8℃及以下时,必须采用3层膜覆盖,并配合主动加温措施,双重保障棚内温度。
2、应急加温方案:
炭火加温:每100平方米棚内放置1-2个火盆,一次性加足底炭后点燃,放入棚内随即撤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再次进入棚内前,需先揭开棚膜通风15-20分钟,待棚内有害气体散尽后再进入。
酒精加温:每10-15米设置1个直径约25公分的不锈钢盆(或铁钵),每个盆内放置约1公斤固体酒精,在凌晨2点左右点燃,持续燃烧至天亮,通过酒精燃烧释放热量提升棚内温度。
操作时需注意远离易燃物(如薄膜、秸秆),防止火灾发生。
3、通风口管理:严冬季节以保温为主,大棚通风口实行“迟揭早盖”原则——上午待棚内温度升至15℃以上时再揭开通风口,下午当棚内温度降至10℃以下时及时关闭,减少棚内热量流失。
(三)植株自身防护:喷施药剂增强抗逆性
在低温来临前和低温过后,通过叶面喷施嘉美脑白金+S-诱抗素,提升草莓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受冻植株恢复长势。
喷施时机:低温来临前2-3天喷施一次,增强植株抗寒预备能力;低温过后1-2天再喷施一次,帮助受冻的叶片、花器恢复生机,减少冻害对产量的影响。
三、草莓冻害发生后的应急补救措施
若未能及时防范导致冻害发生,需按以下步骤开展补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1、受冻组织清理与病害预防
当叶片因冻害枯死时,首先需及时摘除棚内所有枯叶、老叶及残花,避免受冻坏死组织霉变腐烂,诱发灰霉病等次生病害(低温高湿环境下灰霉病易爆发)。
病害预防用药:采用药剂交替喷淋的方式提前防控,可选配方为“双炔酰菌胺+嘉美红利+氰霜唑+多抗喹啉铜”,或“嘧菌环胺咯菌腈+嘉美红利+克菌丹”;若病害已发生且较为严重,可选用“唑醚氟酰胺(健达)+噁酮霜脲氰(抑快净)”等高效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治,控制病害扩散。
2、植株恢复与营养补充
待受冻组织缓苗(一般冻害后2-3天,植株停止萎蔫)后,需通过根系与叶面双重补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根系营养补充:采用“亮盾+嘉美红利+加瑞农”混合液进行淋根灌根,既能有效预防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又能提升土壤地温,增强根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
叶面营养补充:叶面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连续喷施1-2次,为植株提供快速吸收的大中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加速叶片转绿、花器恢复,缩短缓苗周期。
3、日常管理预警建议
建议种植户养成每日查看中长期天气预报的习惯,尤其关注最低气温变化与寒潮预警信息,提前1-2天做好膜覆盖升级、加温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变被动补救为主动预防,从源头降低冻害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