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医保暖民心 215万群众共享惠民红利

发布时间:2025-11-27 07:03  浏览量:3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包头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活动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包头市医疗保障事业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巩固参保成果、优化参保结构,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截至2025年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15.24万人,医保红利持续释放,为共同富裕筑牢健康根基。

精准施策扩面提质

筑牢全民参保根基

“十四五”期间,包头市打破传统参保模式局限,构建起“数据赋能、政策引导、服务下沉、便捷缴费”的全方位参保体系,推动参保工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广覆盖、质量再提升”跨越。

构建“动态筛查、精准找人”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未参保人群,为“应保尽保、不落一人”提供了技术支撑。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实施分类施策的参保政策。对特殊群体全额资助参保,对困难群体按比例定额资助参保;推行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机制,同时设置梯度化待遇等待期,引导群众形成长期参保、连续缴费的良好习惯;全面放开参保户籍限制,让非户籍人口与本地居民享受“同城同标”医保待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服务下沉让参保缴费更便捷。构建“市—区(旗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服务网络,将未参保人员信息精准推送至基层网格,组织网格员、村镇工作人员开展“靶向动员”,提供“帮办代办”“面对面”政策指导。深化“医保—税务”征缴协作,优化“线上+线下”多元化缴费渠道,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点全覆盖,真正打通参保缴费“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办事。

截至2025年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215.24万人,较“十三五”末增加7.59万人;参保率从95%提升至98%以上,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人口等困难群体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

优化保障政策体系

提升医保惠民力度

“十四五”期间,包头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保障政策、拓展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让医保基金真正成为百姓的“救命钱”“暖心钱”,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报销限额提高至50万元,大幅增强了大病患者的抗风险能力;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让慢性病患者门诊就医更省钱;把生育三孩费用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积极响应人口发展政策;创新推出普惠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鹿城保”,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进一步织密多层次医疗保障网。

全面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打包付费,引导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8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建成基层医保服务站点337个,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8.5%,“刷脸”结算在各级医疗机构广泛普及。

创新基金监管模式

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医保基金是医保事业的“生命线”,“十四五”期间,我市构建全链条、立体化、智能化监管体系,推动监管从“人防”向“技防”“数防”升级。

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建立综合监管与行刑衔接机制,定期开展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创新“以查代培”“以案代训”模式,提升市、区(旗县)监管能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监管模式,五年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7万余家次,处理5300余家次,追回基金及罚款2.7亿余元。

2023年8月包头获批国家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监管试点,构建“线上数据筛查、线下现场核查”监管闭环;全面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建立智能审核规则体系,2025年以来审核问题数据近万条,追回违规基金175.4万元。

五年来,包头医疗保障事业在参保扩面、政策优化、基金监管、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