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食疗和保暖!小儿冬季防感冒“三板斧”,简单又有效~

发布时间:2025-11-26 09:36  浏览量:1

立冬已过,寒风一吹,儿科门诊的感冒小患者就排起了长队。家长们愁眉不展,殊不知中医里藏着三套简单又有效的“防感秘籍”——推拿、食疗、保暖,堪称小儿冬季防感冒的“三板斧”,用对了就能帮孩子筑牢健康防线。

推拿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经络敏感,通过轻柔的推拿手法刺激特定穴位,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揉迎香。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正当鼻唇沟中,是呼吸道的“门户”穴位。冬季冷空气易刺激鼻腔黏膜,导致抵抗力下降,病毒便有机可乘。每天早晚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孩子的迎香穴,每次1~2分钟,力度以孩子感觉酸胀舒适为宜。这个动作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鼻黏膜的防御能力,就像给鼻腔装上了一层“保暖防护盾”。

捏脊。捏脊是调理小儿体质的经典手法,针对背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和督脉。让孩子俯卧,家长用拇指和食指、中指,从尾椎骨末端的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两侧向上捏至大椎穴,每次捏3~5遍,力度轻柔连贯。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可以健脾胃、消积食。捏脊能刺激脏腑对应穴位,唤醒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让脏腑功能更稳定,免疫力自然提高。

食疗

冬季阳气内敛,小儿脾胃功能较弱,生冷油腻食物易损伤脾胃,导致正气不足。中医食疗讲究辨证施食,葱白豆豉汤就是冬季防感冒的食疗良方。

做法为取葱白2~3段(保留根部)、淡豆豉10克、清水500毫升。将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15分钟,放温后给孩子饮用,每天1次,连喝3~5天。

从中医角度看,葱白性温,味辛,能发散风寒、通阳散寒;淡豆豉性平,味甘,可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二者搭配,药性温和不刺激,既能驱散体表寒邪,又不会损伤小儿娇嫩的脾胃,特别适合冬季预防风寒感冒。

保暖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季小儿护养的核心是保暖,但并非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重点要守住三个关键部位——背暖、肚暖、足暖。

背暖。背部是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之处,督脉为“阳脉之海”,膀胱经对应五脏六腑,背部受凉易导致阳气受损,寒邪侵入。家长可给孩子穿一件轻薄的背心,即使室内活动也不要轻易脱掉。

肚暖。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完善,腹部受凉会直接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消化不良、腹泻,进而降低免疫力。冬季给孩子穿衣服时,要确保上衣能盖住腹部,避免穿短款上衣。

足暖。脚部穴位丰富,距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冬季脚部受凉易引发感冒。要给孩子穿保暖透气的袜子和鞋子,每天晚上用38~40℃的温水给孩子泡脚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搭配轻柔的足部按摩,能让孩子睡得更香。